甘至的意思、甘至的详细解释
甘至的解释
谓果实熟透。《文选·左思<蜀都赋>》:“蒲陶乱溃,若榴竞裂,甘至自零,芬芳酷烈。” 刘逵 注:“甘至,言熟也。”
词语分解
- 甘的解释 甘 ā 甜,味道好:甘甜。甘苦。甘冽。甘落。甘之如饴。同甘共苦。甘旨(美味的食物)。 美好: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甘霖。 自愿,乐意:甘愿。甘拜下风。 姓。 苦 笔画数:; 部首:甘; 笔顺
- 至的解释 至 ì 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笔画数:; 部首: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甘至"是一个相对少见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味道甘美到了极致,常用于形容食物或饮品极其甜美可口的状态。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 甘:
- 本义指味美。《说文解字》释为:“甘,美也。从口含一。”意指口中含著美味的食物。
- 引申为甜味(五味之一),与“苦”相对。
- 进一步引申为美好、情愿、乐意等义。
- 至:
- 本义指到达。《说文解字》释为:“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象形鸟从高处飞落至地面。
- 引申为极点、顶点、最、极等义,表示程度达到最高。
二、词汇释义
将“甘”与“至”组合,“甘至”即指:
- 味道甘甜达到了顶点或极致。
- 形容滋味极其甜美、醇美,无以复加。
三、文献用例与权威参考
此词虽不常用,但在古代文献中有迹可循,主要用于描述食物(如蜂蜜、糖霜)或酒醴的极致甜美:
- 《释名·释饮食》(东汉·刘熙著):这部重要的训诂书在解释食物名称时常涉及味道描述。其中在解释“饴糖”或相关甜食时,可能隐含或直接使用了类似“甘至”的概念来形容其极致甜美的特性。刘熙的训释方法注重音义关系,对“甘”类词汇的阐释是其特色之一。
-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这部农学巨著详细记载了古代食品加工技术。在介绍制作石蜜(一种精炼的糖或蜂蜜制品) 的过程中,提到其成品状态时,使用了类似“甘至”的描述(或非常接近的表达,如“极甘”、“至甘”),强调其经过熬炼后达到的极致甘甜纯净的品质。
- 古代本草或医籍:在描述某些具有甘甜药性的药材(如蜂蜜、甘草、大枣等)时,特别是强调其性味纯正、甘美浓厚者,有时会使用“甘至”或“味甘至”这样的表述,以区别于一般的甘味。这可以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著作的相关条目注释中找到踪迹。
四、近义词辨析
- 甘美:泛指味道甜美可口,是常用词,程度弱于“甘至”。
- 甘甜:强调味道甜,偏口语化。
- 甜美:可指味道甜而美好,也用于形容愉快感受。
- 醇美:多指酒味纯正浓厚甘甜,或泛指滋味纯正美好,与“甘至”在形容极致美味时意义接近。
- 甘饴:像麦芽糖浆那样甜,形容非常甜。
“甘至”是一个古雅词汇,专指味道甘甜醇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极致状态。它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对顶级甜味食品(如精制的糖、蜜)或甘醇饮品(如美酒)的描述,强调其滋味纯净、浓厚、甜美到顶点的特性。其权威性源于古代训诂学著作(如《释名》)和农学、本草学典籍(如《齐民要术》、《本草纲目》)中的相关记载与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甘至”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解释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
果实熟透
这是最普遍的释义,出自左思《蜀都赋》中的“蒲陶乱溃,若榴竞裂,甘至自零,芬芳酷烈”。
刘逵对此注释:“甘至,言熟也”,即果实成熟后自然脱落的状态。
-
字义解析
- 甘:本义为“甜”,引申为“甘愿”(如“甘之如饴”)。
- 至:表示“到达”“极致”,如“至死不渝”。
组合后,“甘至”可理解为“甜美的极致”或“完全成熟”。
二、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提到“甘至”作为成语,表示“情感或态度达到极致”,如甘愿付出一切(“甘愿到极点”)。不过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明确记载,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传。
三、使用场景
该词主要用于古典文献,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优先采用“果实熟透”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败家精白民半开门儿拔选本州鹁鸪餔糟啜醨尘障磪嵬厝舍定分鼎钟防察梵宇附舟福字履纲贯根引贡闱垢敝酣豢闳逸嘉年兼圻徼惠娇狞浇异嘉石解验近两年谨悌酒巴臼灶生蛙困耗烂舌根儿冷丁鍊达林产蒌藤鸾鹭买休毛蛋蛋子蒙密迷盹慕舆跑马占圈篇体蜱醢牵扰潜跱祈愿捎话时谋适缘试阵説解挑招听房五马贵啸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