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賦徭的意思、賦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賦徭的解釋

(1).賦稅與徭役。《舊唐書·突厥傳上》:“使内郡黔黎,各安其業,擇其宰牧,輕其賦徭。”

(2).指分配徭役。 宋 王安石 《主簿王正臣守秘書省校書郎緻仕制》:“無賦徭之役,而有重祿之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賦徭”是古代中國對民衆征收的兩種主要負擔,分别指經濟賦稅和體力勞役。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分釋字義

  1. 賦(fù)

    • 基本含義:最初指田地稅,如“田賦”“賦稅”。後擴展為泛指各類稅收,如《舊唐書》中“輕其賦徭”即指減輕稅負。
    • 文體意義:作為文學體裁,賦講究鋪陳寫景,如《阿房宮賦》《赤壁賦》。
  2. 徭(yáo)

    • 基本含義:指統治者強制民衆承擔的無償勞動,如修築城牆、運輸物資等。
    • 曆史背景:漢代稱“徭役”,《韓非子》提到“徭役多則民苦”,反映其對社會的影響。

二、合稱“賦徭”

三、曆史作用與影響

四、示例引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制度或文學作品中的體現,可參考《中國賦稅史》或《古代徭役制度研究》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賦徭》是一個古漢字詞語,含義是向人民收取重稅。下面是有關該詞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賦(貝部,8畫)+ 徭(彳部,7畫) 來源:《說文解字》是最早記載《賦徭》這個詞的文獻。在古代,貴族和政府向農民征收稅賦,叫做賦徭。 繁體:賦徭 古時候漢字寫法:賦徭的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基本一緻,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政府将對農民征收的賦徭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組詞:賦稅、賦稅額、賦稅制度 近義詞:征稅、征收、租稅 反義詞:減稅、免稅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夠幫到你,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