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鏡子的光。借指鏡。 清 黃遵憲 《山歌》:“一家女兒做新娘,十家女兒看鏡光。”
(2).明亮的光。 唐 劉長卿 《水西渡》詩:“伊水搖鏡光,纖鱗如不隔。” 唐 許渾 《重遊飛泉觀》詩:“松葉正秋琴韻響,菱花初曉鏡光寒。” 唐 廣宣 《駕幸普濟寺應制》詩:“寺壓山河天宇靜,樓懸日月鏡光新。”
“鏡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鏡子的光,借指鏡子本身
這一釋義強調鏡面反射的光線,或直接以“鏡光”代指鏡子。例如清代黃遵憲詩句:“十家女兒看鏡光”(),以“鏡光”暗喻女子對鏡梳妝的場景。
明亮的光
用于形容光線清澈、明亮的狀态。如唐代劉長卿《水西渡》中“伊水搖鏡光”,描繪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古詩文中的意象
唐代許渾《重遊飛泉觀》用“菱花初曉鏡光寒”形容清晨菱花上的露水折射出冷冽光澤(),展現“鏡光”在寫景中的細膩表達。
現代用法示例
可描述物體表面的光亮感,例如:“黑色大石平滑如鏡,光可鑒人”(),體現光滑如鏡的視覺效果。
“鏡光”既具物理屬性(鏡面反射的光),也含文學化的明亮意象,需結合語境理解。其用法常見于詩詞及書面描述,日常使用多偏向比喻或修飾性表達。
鏡光是由“鏡”和“光”兩個字組成的詞語。鏡指的是用來照看和照射物體的鏡子,光則表示明亮的光線。鏡光的意思是鏡中所映射的亮光。
鏡的部首是辵,鎬的總筆畫數是11。
鏡光這個詞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鏡光的形象描述了鏡面上反射的光亮,因此被用來形容光亮、明亮的東西。
鏡光的繁體字為鏡光。
在古代,鏡光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源自于現在的寫法。比如說,鏡可能會以鏡子的形狀寫成「⺮ + 日」,光則與現在的光的部首無變化,都寫成「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漢字的形态和寫法與現代有所差異。
1. 湖面上的鏡光閃耀着金色的光芒。
2. 月光照在鏡子上,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鏡光。
1. 鏡面:指鏡子的表面。
2. 光線:指光的直線傳播的路徑。
3. 鏡石:古代指用來照明的一種石頭,可以反射光線。
1. 光亮:指明亮的狀況或狀态。
2. 光芒:指從某個物體散發出來的光。
黑暗:與光亮相對,指沒有光線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