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蕩蕩的意思、莽蕩蕩的詳細解釋
莽蕩蕩的解釋
遼闊曠遠貌。 朱自清 《轉眼》詩:“這樣莽蕩蕩的世界中,到底那裡是他的路呢!”
詞語分解
- 莽的解釋 莽 ǎ 草,密生的草:莽原。草莽。 廣大,遼闊:莽蒼。莽莽(a.形容原野遼闊,無邊無際;b.形容草木茂盛)。 古書上指一種短節竹。 粗魯,冒失:莽漢。莽撞。魯莽。 姓。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
- 蕩蕩的解釋 浩大貌;空曠貌。《韓詩外傳》卷二:“盪盪乎其義不可失也,磏乎其廉而不劌也。”《漢書·郊祀志下》:“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将可遇;求之,盪盪如係風捕景,終不可得。” 顔師古
網絡擴展解釋
“莽蕩蕩”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自然景象或空間的遼闊曠遠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核心釋義:形容空間或景象的廣闊無邊、空曠遼遠,帶有蒼茫的意境。例如朱自清在《轉眼》詩中寫道:“這樣莽蕩蕩的世界中,到底那裡是他的路呢!”。
2.出處與用例
- 文學引用:該詞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朱自清的詩句,通過“莽蕩蕩”強化了世界的浩瀚與個體的渺小感。
3.其他可能的解釋
-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形容人豪放不羁”,但這一用法較為少見,且未見于權威文獻或高頻用例,可能是對詞義的引申或誤讀。
4.使用建議
- 適用場景:多用于詩歌、散文等文學語境,描繪自然景觀或抽象概念(如人生、世界)的廣闊感。
- 注意區分:與“浩浩蕩蕩”(形容氣勢宏大)、“放蕩不羁”(形容性格)等近義詞在用法和側重點上的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詞語對比,可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莽蕩蕩》的意思
《莽蕩蕩》是一個成語,表示人的态度或行為放縱、魯莽,毫無規矩和原則。
拆分部首和筆畫
《莽蕩蕩》的拆分:莽(艹+亡),蕩(艹+宀,在土裡面加一點),蕩(艹+宀,在土裡面加一點)。
來源
《莽蕩蕩》最早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為編詩屢貴,尚服其才以不羁蕩,故列之。”後來成為常用詞語。
繁體
《莽蕩蕩》的繁體寫法為「莽蕩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莽蕩蕩》古時候的寫法為「莫蕩蕩」。
例句
他這個人莽蕩蕩的,從來不知道收斂一點。
組詞
莽夫、莽撞、蕩漾、蕩然無存
近義詞
豪放、放蕩、勇猛
反義詞
謹慎、穩重、規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