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甘露廚的意思、甘露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甘露廚的解釋

佛家對廚房的稱呼。也稱香積廚。《資治通鑒·梁武帝太清三年》:“軍士無膎,或煮鎧、熏鼠、捕雀而食之。禦甘露廚有乾苔,味酸鹹,分給戰士。” 胡三省 注:“釋氏謂營膳之所曰甘露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甘露廚是漢語中對佛教寺院廚房的雅稱,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指佛教寺院中專供僧侶飲食的廚房,又稱“香積廚”。該名稱源于佛教典故,強調飲食制作如天降甘露般清淨、滋養,體現佛教對日常修行與飲食供養的重視。

來源:《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1922年)"甘露廚"詞條釋為:"寺院之廚房,謂之甘露廚。或曰香積廚。"

二、詞源解析

  1. “甘露”
    • 梵語Amṛta(阿密哩多)的意譯,原指“不死之藥”,後引申為“佛法滋養衆生如甘霖潤物”。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1993年)"甘露"詞條釋為:“佛教語。梵語Amṛta的意譯。喻佛法、涅槃等。”

  2. “廚”
    • 古漢語中泛指炊事場所,如《說文解字》:“廚,庖屋也。”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1815年)"廚"字釋義。

三、文化内涵

“甘露廚”之名蘊含佛教飲食觀:

四、相關典故

據《維摩诘經》載,香積佛國以香氣化現飲食,故寺院廚房亦稱“香積廚”,與“甘露廚”互通。唐代寺院已普遍使用此稱,如《長安志》載大興善寺設“甘露廚”。

來源:《維摩诘所說經·香積佛品》(鸠摩羅什譯)及《長安志》(宋敏求撰,宋代)相關記載。


權威參考文獻:

  1. 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 1922年.
  2.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3年.
  3.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
  4. 賴永海 主編.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5. 鸠摩羅什 譯. 《維摩诘所說經》. 後秦弘始八年(406年).
  6. 宋敏求. 《長安志》. 北宋熙甯九年(1076年).

網絡擴展解釋

“甘露廚”是佛教用語,指寺院中的廚房,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甘露”原指甘甜的露水,在佛教中象征佛法滋養衆生;“廚”即廚房。組合後意為“提供甘露般食物的場所”。

  2. 實際指代
    佛家對廚房的正式稱呼,也稱為“香積廚”。據《資治通鑒》記載,梁武帝時期曾用甘露廚儲備的幹苔分發給士兵充饑,表明其實際功能是為僧衆或相關人員提供飲食。

二、文化背景

三、延伸用法

部分文獻(如)提到該詞可比喻“心地慈悲、樂于助人”的品質,但此用法較為少見,更常見的是直接指代廚房本身。

四、發音與注音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飲食文化或相關典故,可參考《資治通鑒》等古籍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白銀八角茴香把麻爆彈蓖麻蠶不逮纏磨乘隙擣虛刁民東家孔子都團犯憷放言遣辭飛崿飛杭芬尼運動概況高岡股肱之力寒乞兒懷黃佩紫話尾卉醴胡面子獲辠蹇咢江上诘讓祭蠟及以急棹侉大涼蟾量力而為涼薯龍翔鳳躍冒耏悶棒鳴鼓吹角牛農對泣嘔鴉判決書譬曉親逖齊疏日廪深淵螫蟲守母損辱通侯痛入骨髓萬神溫州雜劇烏麥黠詭獻身匣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