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話中的岔子。 周立波 《張滿貞》:“‘也沒得玻璃,是麼?’脾氣很沖的角色接口問一句,笑了。他十分得意,以為抓到 張組長 的話尾了。”
(2).别人說話的末了。《羊城晚報》1985.2.20:“三十歲的 林樂豐 扳指頭一算說,在他十四年的足球生涯中,有九次是在外地過春節的。 池明華 接上話尾說他踢球十一年,僅有一年在家鄉 梅縣 度過。”
“話尾”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話中的岔子
指說話時出現的漏洞、矛盾或可被抓住的把柄。例如:周立波在《張滿貞》中描寫角色通過抓住對方“話尾”來反駁,體現對話中的邏輯漏洞。
别人說話的末了
表示在他人講話結束時接話或補充。如《羊城晚報》描述足球運動員池明華“接上話尾”分享經曆,即利用對方話語結束的時機發言。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日常使用中第一種含義更為常見。
《話尾》是一個漢語詞彙,是指在說話或寫作過程中結束語句的最後一個部分。通常情況下,話尾用來表示說話人的态度、情感或語氣等。
《話尾》包含了兩個部首:讠(讠角旁)和尾(屍字旁),總共有8個筆畫。
《話尾》是一個現代漢語詞彙,源自于漢字的形聲字構造。其中的“話”部分表義,而“尾”部分起到聲旁。
《話尾》的繁體字為「話尾」。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話」字的上部分是「舌」字旁,下部分是「言」字旁。而「尾」字的上部分是「屍」字,下部分是「隹」字旁。
1. 我想結束我話尾的時候,請大家多多支持。
2. 她以懇切的語氣話尾說:“請你原諒我。”
1. 話題
2. 話語
3. 話本
4. 話劇
1. 語尾
2. 句尾
3. 說話結尾
1. 語首
2. 句首
3. 說話開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