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之力的意思、股肱之力的詳細解釋
股肱之力的解釋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盡全力。
詞語分解
- 股肱的解釋 ∶大腿和胳膊。均為軀體的重要部分。引申為輔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輔助得力的人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左傳;昭公九年》 又如:股肱之臣 ∶輔佐,捍衛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夾輔
- 力的解釋 力 ì 人和動物筋肉的效能:力氣。力量。 一切事物的效能:視力。生産力。控制力。 物理學上指物體之間相互作用,引起運動加速或形變:力學。作用力。保守力。 用極大的力量:盡力。力挫。力挽狂瀾。 姓。
網絡擴展解釋
“股肱之力”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和用法:
1.字面與比喻義
- 字面意思:“股”指大腿,“肱”指胳膊(從肩到肘的部分),字面指人體的重要肢體力量。
- 比喻義:比喻竭盡所能輔佐他人或完成某事的力量,強調全力以赴的忠誠與能力。
2.曆史典故與出處
- 出自《左傳·僖公九年》中荀息對晉獻公的回答:“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荀息以此表達對托孤重任的忠誠與決心。
- 後世常以此形容臣子或下屬對君主、事業的全力輔佐。
3.用法與語境
- 中性成語:多用于正式或曆史語境,可形容個人對集體、下屬對上級的忠誠奉獻。
- 例句:
- 梁啟超在《墨學微》中引用:“卿大夫竭股肱之力,殚其思慮之知。”
- 現代語境中可比喻團隊核心成員的關鍵貢獻,如:“他願為公司發展盡股肱之力。”
4.延伸補充
- 近義成語:鞠躬盡瘁、殚精竭慮。
- 文化背景:古代将“股肱”視為身體最重要的部分,故用此詞強調輔佐者的重要性。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股肱之力”既包含生理力量的具象表達,也承載了傳統文化中對忠誠與責任的價值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股肱之力——強大的後勤支持
股肱之力是一個成語,意為強大的後勤支持。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肉和力,部首為⺼和力,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股肱之力》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戰争時期,指的是軍隊的後勤攻防能力。股肱之力猶如人體中的股骨和肘部,是支持身體行動的關鍵部位,而在戰争中,後勤供應與保障就如同支撐着整個軍隊的關鍵力量。
在繁體中文中,股肱之力的寫法為「股膊之力」。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是不斷演變的。相較于現代寫法,股肱之力古時寫法略有不同。古代的寫法為「脵脁之力」,其中的「脵」為「肉」的古體字,「脁」則為「肱」的古體字。
以下是股肱之力的一個應用例句:通過充分發揮後勤保障,我們可以為戰士們提供堅強的股肱之力,确保戰鬥的勝利。
其他與股肱之力相關的詞彙包括:
- 組詞:股肱、後勤、供應、攻防、保障、強大
- 近義詞:支持、保障、後援、援助
- 反義詞:孤立、無助、疲弱、裹足不前
總之,股肱之力是指強大的後勤支持,在軍事、工作、生活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股骨和肘部是人體行動的關鍵,後勤保障也是軍隊、團隊等組織能夠順利運轉的基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