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船急行。 唐 張說 《嶽州觀競渡》詩:“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
“急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急棹”字面指船急速行駛,其中“急”表示迅速、急切,“棹”指船槳或劃船動作。組合後形容船隻在水中快速行進的狀态。
在文學語境中,“急棹”常被用作成語,比喻行動迅速或心情急迫。例如形容人做事急切、迫不及待,帶有一定的緊迫感。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張說的《嶽州觀競渡》詩句:“低裝山色變,急棹水華浮。”此句通過“急棹”描繪了競渡時船隻快速劃動、水花飛濺的動态場景。
部分網絡資料(如、4)存在重複或簡略解釋,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用例。如需更全面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本。
《急棹》是一個由拆分的詞語,由“急”和“棹”兩個字組成。
“急”意為緊急,迅速,迫切,表達着一種急迫的心情或行動。
“棹”意為草木浮于水面,指劃船或槳、橹的動作。
因此,綜合起來,“急棹”形象地描繪了一種迫不及待地行動、努力或劃船的場景或态勢。
“急”的拆分部首是心,總共有9個筆畫。
“棹”的拆分部首是木,總共有10個筆畫。
“急棹”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種婦女催促丈夫出征的方式。古時候,有些女人會跑到江邊,在那裡等待未歸的丈夫,渴望早日與他團聚。為了加速船隻的行進,她們會動員身邊的人劃船,以期早點見到丈夫。而這種動作和心情就被形象地稱為“急棹”。這個詞彙也經常出現在古代詩歌中。
《急棹》的繁體寫法為「急櫂」。
古代漢字寫法是不斷發展變化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也有所改變。關于《急棹》這個詞,古代亦有不少不同的寫法,如「急逸」、「急着」等。
1. 他渴望着早日回家,急棹的劃着小船。
2. 在緊迫的情況下,他們急棹船隻,希望盡快抵達目的地。
3. 她焦急地等待丈夫歸來,心中急棹着漫長的日子。
急風棹、急切、急促、劃棹
迫不及待、急不可待、亟待
從容、悠閑、緩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