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母的意思、守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母的解釋

《老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王弼 注:“母,本也;子,末也。”後道教以“守母”指把握道的根本。《雲笈七籤》卷一:“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母”是一個源自道家哲學的概念,其含義需結合《老子》原文及後世注解來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守母”出自《老子》第五十二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複守其母,沒身不殆。”

二、哲學内涵

  1. 崇本息末:強調抓住事物的本質(母),而非糾纏于表象(子)。如《雲笈七籤》提到“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
  2. 修身治國:道家認為“守母”是個人修養和治理國家的核心原則,通過持守根本實現長久安定。

三、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5、7)将“守母”解釋為“孝順母親”,但這一說法缺乏經典文獻支持,可能是對字面的誤解。建議以《老子》及道教典籍的哲學解釋為準。

四、應用場景

多用于道家哲學讨論,或引申為強調抓住本質的思維方式,例如:“解決問題需守母存子,直指核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老子》原文及王弼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母

守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宀”和“母”兩個部首組成,它共有10畫,可以拆分成“宀”和“母”兩個部分。它是一個動詞短語,意思是守護、保護母親。

來源

《守母》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篇中:“孝子之事母也,神行之也。待因而守之,故曰守母。”這個詞語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非常常見,用來形容兒女對母親的孝順和奉養。

繁體寫法

在繁體字中,守母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守母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變體,但整體結構和意義相似。例如,清朝時期,守母的寫法為“宍母”。

例句

1. 他是一個守母孝子,經常陪伴母親并照顧她的生活。

2. 她深知母親對她的辛苦付出,因此一直盡力守母,讓母親過上幸福的生活。

相關詞語和搭配

組詞:守護、守候、母親、孝順、奉養、照顧。

近義詞:孝敬、孝順、盡孝。

反義詞:忘恩負義、失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