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祭蠟的意思、祭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祭蠟的解釋

古代每年十二月,天子或諸侯為頌揚 神農 、 後稷 等百神之勞功而舉行的祭禮。《周禮·春官·籥章》:“國祭蠟,則龡《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 鄭玄 注引《禮記·郊特牲》:“天子大蠟八, 伊耆氏 始為蠟。歲十二月而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祭蠟是中國古代傳統祭祀文化中的重要儀式,專指歲末舉行的“蠟(zhà)祭”。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蠟祭是周代年終合祭百神的禮儀,旨在酬謝農事相關的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說文解字》中“蠟”字釋為“年終之祭名”,該儀式具有明确的時序特征,通常在農曆十二月舉辦。

從祭祀對象來看,蠟祭涵蓋八類神靈,統稱“八蠟”。據漢代鄭玄注《周禮·春官》所述,包含先啬(神農)、司啬(後稷)、農神、田官、郵表畷神(田界守護者)、貓虎(捕食田鼠害蟲的動物)、坊(堤防)與水庸(溝渠)等,體現古代農耕社會對自然生态的敬畏。宋代《文獻通考》記載,蠟祭在宋代仍被列入國家祀典,但儀式規模有所精簡。

此儀式蘊含三重文化内涵:其一,作為農業文明的活态遺存,反映先民“報本反始”的哲學觀;其二,通過祭祀貓虎等生物神靈,展現生态平衡理念;其三,《禮記·月令》注疏指出,蠟祭後的“息老物”儀式,暗含讓萬物休養生息的自然規律認知。清代學者孫希旦在《禮記集解》中強調,這種“仁及禽獸”的祭祀邏輯,實為儒家仁政思想的具象化表達。

現代民俗學研究認為,祭蠟可視為古代冬季節慶的源頭之一,其“勞農以休息之”的核心功能,與後世臘八節、冬至節存在文化傳承關系。據河南大學呂友仁教授在《禮記研究》中的考證,蠟祭的消亡與秦漢時期曆法改革密切相關,但其“敬天法祖”的精神内核仍深刻影響着中國傳統祭祀文化。

網絡擴展解釋

“祭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其核心含義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祭蠟是古代每年十二月由天子或諸侯主持的祭祀活動,主要目的是頌揚神農、後稷等百神的功績,感恩其對農業和民生的貢獻。

  2. 時間與對象

    • 時間固定在農曆十二月,與歲末農事結束相關。
    • 祭祀對象包括神農氏(農業始祖)、後稷(五谷之神)以及其他與農事相關的自然神靈。
  3. 儀式内容
    根據《周禮·春官·籥章》記載,祭蠟時會吹奏《豳》《頌》等樂章,并擊打土鼓,以“息老物”(祈求萬物休養生息)。儀式中可能使用蠟質祭品或蠟燭,象征光明與潔淨。

  4. 文化意義
    祭蠟體現了古代“報祀”傳統,即通過祭祀回饋神靈的護佑,同時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元代王祯詩句“祈年及祭蠟,齊敬格上下”也反映了這一活動在農耕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注:需注意“蠟”在此指代祭祀儀式,而非單純的蠟質材料(蜂蠟、石蠟等)。

别人正在浏覽...

鄙讷車水馬龍持持持正不撓稠稠初賽從容應對滇劇點明電熱毯地平天成蕃捍封着拊缶苟完龜曳尾滾沸幌漾漸濡醮器橘籍劇郡砺齒鱗鳍力小任重籠餅龍骧将軍俳笑辔衘偏窳平米皮質氣幹輕敲萋萋去痛日昃塞車哨聚滲涼矢口猖言試劄淑節書氣束在高閣遂心台盞徒何拖鞋萬事如意猥品穩産窩裡炮硪築烏啼巫醫無遠不屆象辭相攜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