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杆秤的意思、杆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杆秤的解釋

[steelyard] 秤的一種、利用杠杆平衡原理來稱重量,由木制的帶有秤星的秤杆,秤錘,提繩等組成

詳細解釋

秤的一種。根據杠杆原理制成。杆上有秤星。秤鈎(或秤盤)是重點,秤毫是支點,兩點的距離是固定的。移動秤錘(力點),在秤杆平衡之後,秤星上便反映出所稱物體的重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杆秤是中國傳統衡量器具,由秤杆、秤砣(秤錘)、秤鈎/秤盤組成,利用杠杆原理測量物體質量。其核心特征如下:

一、結構與原理

二、曆史與文化

杆秤最早見于宋代《景德傳燈錄》,明代《天工開物》詳載其制作工藝。作為古代貿易核心工具,它承載“公平”象征,民間諺語“天地之間有杆秤”即源于此。2015年,杆秤制作技藝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三、權威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杆秤,用木杆制成的秤,杆上有秤星。稱物時,移動秤錘(秤砣),杠杆平衡後,從秤星上讀出重量。”


參考資料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422頁。
  2. 《中國計量史》,丘光明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2-115頁。
  3.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網,“傳統杆秤制作技藝”條目。
  4. 《宋史·律曆志》,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一百八十四。

網絡擴展解釋

杆秤是一種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傳統衡器,主要用于稱量物體質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結構與部件

  1. 秤杆:木制長杆,表面刻有秤星(刻度标記),用于指示重量。
  2. 秤錘(秤砣):金屬制重物,通過移動位置調節平衡。
  3. 提繩:作為支點,連接秤杆并懸挂于支撐物上。

二、工作原理

基于杠杆平衡原理,滿足公式: $$ F_1 times L_1 = F_2 times L_2 $$ 其中,$F_1$為物體重力,$L_1$為支點到物體的距離;$F_2$為秤錘重力,$L_2$為支點到秤錘的距離。通過移動秤錘使秤杆水平,根據秤星讀數确定重量。

三、分類與用途

四、曆史與文化價值

五、操作示例

稱量時,将物體挂在秤鈎(重點),手提提繩(支點),移動秤錘(力點)至平衡狀态,通過對應秤星讀取重量。

如需進一步了解部件名稱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權威百科及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幫夥保路運動報頭倍重材譽唱喁崇和傳郵楚管詞命丹粉道家流道望調行頂號動筆短不了斷虀畫粥都督婦職古钗腳龜龍咳歌打戰含頳皇繇胡子蟾葭萌簡習椒花筵嗟唶靖民究升眷相君命媿悔聯城憐宥令郎邏主沒好沒歹饝饝谟謀潛發乾景全獨軥録熱荒認領山州沈酣奢求順氣丸歲占搨書手吻莽窩伴五馬浮江無名孽火鮮果蕭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