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搨書手的意思、搨書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搨書手的解釋

摹寫書籍文字的人。《新唐書·百官志二》:“弘文館……有學生三十八人,令史二人,楷書十二人,供進筆二人,典書二人,搨書手三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搨書手”是一個具有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成語含義與文化背景

  1. 基本含義
    指能夠讀書寫字的人,也泛指有文化的人。
    該成語源自明代馮夢龍《喻世明言》中杜子春的故事:他因家貧無法讀書,便用手在地上畫字,用水搨開後用紙拓印字形,以此自學成才。後人用“搨書手”比喻通過努力掌握文化的人。

  2. 構詞解析

    • “搨”指拓印動作,“書”為書籍,“手”代指人,整體強調“通過書寫實踐掌握知識”的意象。

二、曆史文獻中的實際用法

在唐代官職體系中,“搨書手”曾指代專職摹寫書籍文字的人員。例如《新唐書·百官志二》記載,弘文館設有“搨書手三人”,負責文獻抄錄工作。

三、讀音說明

該詞既有“刻苦求學的文化人”的象征意義,也有古代“文獻抄錄者”的具體職務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故事背景體現了傳統教育中“勤學”的價值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搨書手》的意思

《搨書手》是指古代用于裁剪書籍邊緣、修整書皮的職業人員。搨書手通過使用特制的工具,将書籍的邊緣進行裁剪使之整齊,同時修補書皮上的裂紋和磨損。這項工作要求搨書手有一定的技術和經驗,以确保書籍得到適當的修整和保護。

《搨書手》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搨》的拆分部首是手,它是一個漢字中常見的部首之一,表明該字與手相關。《搨》字總共有13個筆畫。

《搨書手》的來源

《搨書手》一詞最早出現在《宋會要輯稿》中,記載了唐代舊時書籍整理的工作流程和相關職業。在古代,由于紙張和裝訂技術的限制,書籍常常需要進行修整和保養。因此,搨書手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應運而生,為書籍提供修整和保護服務。

《搨書手》的繁體

《搨書手》的繁體字為「搨書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寫法:䒓,榻,漯,坍,拓。

《搨書手》的例句

1. 搨書手經過修整,這本古籍如新般展現在讀者面前。

2. 他們是這家出版社的專職搨書手,負責處理新出版的書籍。

《搨書手》的組詞

搨書、書手、搨手、搨書工、搨手工。

《搨書手》的近義詞

書籍修整師、裝訂工、護書師。

《搨書手》的反義詞

書籍破壞者、毀書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