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督的意思、都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督的解釋

(1) [governor of province;military governor]∶總兵。古代的軍事長官。清初總兵一般都兼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官銜。民國初年各省也設有都督,兼管民政

馬副使 鳴騄? 徐任太守 民育及諸将 劉都督 肇基等皆死。——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command]∶統率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詳細解釋

(1).總領,統領。《三國志·吳志·魯肅傳》:“後 備 詣京見 權 ,求都督 荊州 ,惟 肅 勸 權 借之,共拒 曹公 。”《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會 魏 軍動,詔以 嶷 為 南蠻 校尉、 荊 湘 二州刺史,都督八州。”

(2). 三國 時,帳下領兵者即稱都督,猶後世的衛隊長。《三國志·蜀志·張飛傳》:“臨發,其帳下将 張達 、 範彊 殺 飛 ,持其首,順流而奔 孫權 。 飛 營都督表報 先主 , 先主 聞 飛 都督之有表也,曰:‘噫! 飛 死矣。’”《三國志·吳志·甘甯傳》:“ 寧 先以銀盌酌酒,自飲兩盌,乃酌與其都督。”

(3).古代的軍事長官。《晉書·職官志》:“ 江 左以來,都督中外尤重,唯 王導 等權重者乃居之。”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四:“ 趙 相初除都督。”

(4). 民國 初為各省軍政長官。 魯迅 《朝花夕拾·範愛農》:“五天後便見報,開首便罵軍政府和那裡面的人員;此後是罵都督,都督的親戚,同鄉,姨太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都督”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軍事官職,其含義和職能隨曆史演變而發展,主要可分為以下階段:

一、起源與早期職能(東漢至三國)

  1. 監察官性質:最初作為軍隊監察官出現,東漢光武帝時期設“督軍禦史”臨時監督出征軍隊,事畢即撤。
  2. 軍事統領轉型:漢末三國時期逐漸演變為軍事統帥,如《三國志》記載張飛部下有“營都督”,負責軍營管理。

二、職能擴展(魏晉至隋唐)

  1. 地方軍政長官:魏晉時期成為統領地方軍政的核心職位,如《晉書》提到東晉王導曾“都督中外”,總攬軍事大權。
  2. 唐代節度使前身:唐代發展為“節度使”,統管地方行政與軍事,成為藩鎮勢力的基礎。

三、制度變革(宋元至明清)

  1. 中央軍事機構:明代設五軍都督府,分掌全國衛所軍隊,與兵部形成“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的體制。
  2. 清末民初延續:民國初年各省設都督,兼管民政與軍事,如魯迅作品中提到的“都督”即此類官職。

四、核心職能總結

文學典故示例

王勃《滕王閣序》中“都督閻公之雅望”,即指唐代洪州軍政長官閻伯嶼,體現都督的地方權威。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搜狗百科、樂樂課堂、今日頭條等多方權威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都督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古代************的一種職位,由中央政府委派的地方官員負責統領軍隊和政務。下面是關于都督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都督的拆分部首包括阝(阜)和目,筆畫數為11畫。 來源:都督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古代文獻《尚書·虞夏書·大禹谟》中,用來描述大禹治理洪水的功績。後來,都督逐漸成為一種地方政府的職位稱謂,并在中國曆史上多次出現。 繁體:都督在繁體字中的書寫形式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較為複雜,都督的古代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在《說文解字》中,都督的古代寫法為「㨗凴省者」,這是一種較為古老的形式。 例句:他被任命為京東地區的都督,負責統領該地區的軍隊和地方事務。 組詞:都督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詞,比如軍隊的統領者可以稱為軍都督。又如地方政務的負責人可以稱為地方都督。 近義詞:都督的近義詞包括巡撫、總督、巡按等,它們都是用來描述地方政府的高級官員職位。 反義詞:都督的反義詞是普通官員或低級官員,它們指的是不具備都督職務的官員。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