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動筆的意思、動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動筆的解釋

(1) [take up the pen]∶拿起筆

(2) [start writing]∶用筆寫或畫

詳細解釋

指寫作;開始寫作。 宋 蘇轼 《辨黃慶基彈劾劄子》:“隻如其間有勞來安集四字,便雲是 厲王 之亂,若一一似此羅織人言,則天下之人,更不敢開口動筆矣。” 魯迅 《花邊文學·論秦理齋夫人事》:“這幾年來,報章上常見有因經濟的壓迫,禮教的制裁而自6*殺的記事,但為了這些,便來開口或動筆的人是很少的。” 巴金 《新生·四月二五日》:“你看, 靜淑 叫你寫的文章你還沒有動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動筆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動筆(dòng bǐ)是漢語常用動詞短語,指開始書寫或繪畫的行為,強調從思考轉向實際創作的動作過程。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1. 開始書寫

    指執筆進行文字記錄或創作,如寫作、答題、籤署文件等。

    例:考試鈴響後,考生方可動筆答題。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20頁。

    查看來源(注:鍊接為商務印書館官方書籍介紹頁)

  2. 進行繪畫創作

    引申為藝術創作中的落筆行為,常見于書畫領域。

    例:他構思良久,終于動筆繪制山水長卷。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2卷,第635頁。


二、引申與用法

  1. 動作性與計劃性

    “動筆”隱含“從準備到執行”的轉換,常與“構思”“醞釀”對應,強調行動的開始。

    例:靈感迸發後,他立即動筆成文。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2. 口語化表達

    日常語境中可替代“寫”“畫”,更具動态畫面感。

    例:這份計劃下周必須動筆了。


三、語源與演變

“動”表動作發起,“筆”為書寫工具,二字組合最早見于明代文獻,如《醒世恒言》:“躊躇未動筆,先歎一口氣。” 現代漢語繼承其本義并擴展至藝術領域。


四、同義詞辨析


權威參考: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動筆”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開始用筆進行書寫、繪畫或創作的行為。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常見用法

  1. 寫作場景
    指開始寫文章、小說、報告等。
    例句:他構思了三天,終于動筆寫下了小說的第一章。

  2. 繪畫或設計
    表示開始繪制草圖、畫作或設計圖。
    例句:設計師動筆前,通常會先收集靈感素材。

  3. 泛指創作行為
    也可比喻開始任何需要“落筆”的創作活動,如作曲(寫樂譜)、解題(寫步驟)等。
    例句:這道數學題太難,他想了很久才動筆解答。

延伸意義

注意事項

文化背景

如果需要進一步探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以提供例句,我會幫你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愛生惡死暗鬥明争榜殺邊衆賓下波黎不學無識癡迷黨羣雕萎鬥霜傲雪獨吟煩劇福廕高符號號毫相閡富荷筒黉門監生壞分子讙噪會折混紡虎頭公艱禍尖奴淨化窺盜巋嶻離聚麻麻末弁暮子拟經滂澍披覆蠯蛤悭囊砌水凄欷入市閃爍燒利市審慮詩獄朔漠松架所在地素脩塌飒騰希特起透眼兒穨敗讬肺附緯世文畝五谏銷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