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保路運動的意思、保路運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保路運動的解釋

又稱“鐵路風潮”。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歸民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并将築路權出賣給外國銀行團。廣東、湖南、湖北、四川人民掀起保路運動。四川成立保路同志會,參加者達數十萬人。9月,四川總督趙爾豐屠6*殺請願群衆,四川人民奮起反抗。同盟會借機在各縣發動武裝起義,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成為武昌起義的前奏。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保路運動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保路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群衆愛國運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時間與背景

保路運動發生于1911年,又稱“鐵路風潮”。其背景包括:

  1. 帝國主義侵略:19世紀末,列強通過鐵路投資争奪在華利益,粵漢、川漢鐵路因連接南北成為争奪焦點。
  2. 清政府政策轉變:1903年允許商辦鐵路後,各省成立鐵路公司,但1911年5月突然宣布鐵路國有化,并将路權抵押給英美德法四國銀行團以獲取借款。

二、直接原因

清政府将已歸民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并出賣築路權給外國,引發民衆強烈反對。尤其是四川,鐵路股份涉及大量農民投資,政策直接損害了民衆經濟利益。

三、主要經過

  1. 抗議爆發:廣東、湖南、湖北、四川率先發起抗議,四川成立“保路同志會”,參與人數達數十萬。
  2. 血腥鎮壓:1911年9月,四川總督趙爾豐屠殺請願群衆,激起民憤。
  3. 武裝起義:同盟會借機在四川多地發動起義,運動升級為武裝鬥争。

四、結果與意義

  1. 加速清朝滅亡:運動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成為武昌起義(1911年10月)的直接導火線,史稱“一條路搞倒了一個王朝”。
  2. 推動革命發展:為辛亥革命創造了條件,是近代反帝反封建鬥争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補充說明

“保路”中的“路”特指川漢、粵漢鐵路的修築權,運動本質是維護國家主權與經濟利益的愛國抗争。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保路運動的意思

保路運動指的是保護、維護道路運輸安全的一系列行動和措施,旨在确保交通暢通、安全,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方便和保障。

拆分部首和筆畫

保路運動的拆分部首為 ⺍(丷)和 辶(走),總共7畫。

來源和繁體

保路運動一詞的來源較為簡單明了,是由“保路”和“運動”兩部分組合而成的。繁體字保路運動的寫法為 保路運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主要通過繁體字來反映,保路運動的古時漢字寫法為保路運動。

例句

通過加強保路運動,我們可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暢通。

組詞

保路運動的常見組詞有:保護、道路、運輸、安全、行動、交通。

近義詞和反義詞

保路運動的近義詞可以是保障、路面維護、道路保養等;反義詞可以是疏導、拆路、交通堵塞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