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脯資的意思、脯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脯資的解釋

幹肉和糧食。亦泛指食物。《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資餼牽竭矣。” 杜預 注:“資,糧也。”一說,“脯資”當為“斧資”,即旅費。見 沉欽韓 補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脯資是古漢語合成詞,由“脯”與“資”二字組合而成,需分釋其本義及引申義:

一、單字釋義

  1. 脯(fǔ)

    • 本義:幹肉。《說文解字·肉部》:“脯,幹肉也。”
    • 引申義:泛指幹燥制成的食物,如果脯、肉脯。古代常作旅行儲備糧,《周禮·天官·臘人》載“臘人掌幹肉”,即此類制品。
  2. 資(zī)

    • 本義:財物。《說文解字·貝部》:“資,貨也。”
    • 引申義:旅費、物資。《戰國策·齊策》有“資用乏絕”之例,指旅途所需錢財。

二、合成詞“脯資”釋義

“脯資”特指古代出行時攜帶的幹糧與路費,屬并列結構複合詞:

三、語義演變與文化背景

先秦時期長途旅行需自備食物,“脯”因耐儲存成為重要補給。《禮記·曲禮》載“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反映其禮儀化用途。後“脯資”漸成固定搭配,如明代《徐霞客遊記》仍沿用此詞指代行裝物資。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基于經典辭書及古籍注疏):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春秋左傳正義》(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
  4. 王力《古代漢語常識》(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脯資”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其含義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和注疏綜合理解:

  1. 基本含義
    指幹肉(脯)和糧食(資),泛指食物。出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資饩牽竭矣。”杜預注:“資,糧也。”此處強調物資的消耗,特指用于招待賓客的食物儲備。

  2. 引申争議
    清代學者沈欽韓提出“脯資”應為“斧資”的假借,即“旅費”。這一觀點認為,“斧”指古代錢币(如刀币),“資”為費用,合指旅途所需的錢財。

例句解析
《左傳》原句中,鄭國商人弦高以“脯資”犒勞秦軍,若按傳統解釋,指食物;若按“斧資”說,則可能暗含用財物延緩秦軍進攻的策略,體現語義的雙重性。

補充說明
兩種解釋均有依據,需結合上下文判斷。現代使用中,該詞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言文分析場景,日常語境已罕見。

别人正在浏覽...

般斤襃飾崩奔标品逼屬崇标喘月刺笄蠹橫爾虞我詐夫稅割有宮庸挂衣冠庋掌谷氣禍福同門惑志賤位即裡漸裡金鑛就根兒開白揩摨看漏堪輿家來情來秋勞辱良莠混雜離别淩趠陵躐梅華蒙事面鋪妙竹清晶欽賴仁丹胡三景射日蛇祖收附首虜率水門愬苦庶妻松毛宿釁堂溪探身陶育窪坳望拜往事畏天恤民維舟無足道仙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