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脯资的意思、脯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脯资的解释

干肉和粮食。亦泛指食物。《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於敝邑,唯是脯资餼牵竭矣。” 杜预 注:“资,粮也。”一说,“脯资”当为“斧资”,即旅费。见 沉钦韩 补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脯资是古汉语合成词,由“脯”与“资”二字组合而成,需分释其本义及引申义:

一、单字释义

  1. 脯(fǔ)

    • 本义:干肉。《说文解字·肉部》:“脯,干肉也。”
    • 引申义:泛指干燥制成的食物,如果脯、肉脯。古代常作旅行储备粮,《周礼·天官·腊人》载“腊人掌干肉”,即此类制品。
  2. 资(zī)

    • 本义:财物。《说文解字·贝部》:“资,货也。”
    • 引申义:旅费、物资。《战国策·齐策》有“资用乏绝”之例,指旅途所需钱财。

二、合成词“脯资”释义

“脯资”特指古代出行时携带的干粮与路费,属并列结构复合词:

三、语义演变与文化背景

先秦时期长途旅行需自备食物,“脯”因耐储存成为重要补给。《礼记·曲礼》载“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反映其礼仪化用途。后“脯资”渐成固定搭配,如明代《徐霞客游记》仍沿用此词指代行装物资。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基于经典辞书及古籍注疏):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春秋左传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
  4. 王力《古代汉语常识》(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脯资”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文献和注疏综合理解:

  1. 基本含义
    指干肉(脯)和粮食(资),泛指食物。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杜预注:“资,粮也。”此处强调物资的消耗,特指用于招待宾客的食物储备。

  2. 引申争议
    清代学者沈钦韩提出“脯资”应为“斧资”的假借,即“旅费”。这一观点认为,“斧”指古代钱币(如刀币),“资”为费用,合指旅途所需的钱财。

例句解析
《左传》原句中,郑国商人弦高以“脯资”犒劳秦军,若按传统解释,指食物;若按“斧资”说,则可能暗含用财物延缓秦军进攻的策略,体现语义的双重性。

补充说明
两种解释均有依据,需结合上下文判断。现代使用中,该词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言文分析场景,日常语境已罕见。

别人正在浏览...

百孔千创辩口边舷砭庸针俗逼进不毂畅惬陈叔宝楚巫鬟聪令大礼拜灯筩调口诋讦洞分二轮车防止風旨佛眼腹藳抚徕敷藻公立学校顾恩寒蚓黄鹄花苑会馆架搆椒房兰室金龙案麂眼篱积趱疾作况迺林坡萝月马羊劫绵阳市内谒者鸟途偏移平稳毗佐强鉏七采入计三弋上层建筑声嗓十二衣试探税警熟缣説戒梳洗算寿挑敌万年枝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