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育的意思、陶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育的解釋

謂教化培育。《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爰及於 恪 ,生長王國,陶育聖化,緻名英偉,服事累紀,禍心未萌,先帝委以 伊 周 之任,屬以萬機之事。”《宋書·律曆志中》:“夫陰陽二氣,陶育羣品,精象所寄,是為日月。” 文公直 《辛亥革命運動中之新軍》:“第十三協自 段祺瑞 任 江 北提督,鋭意訓練後,復經 蔣雁行 等之陶育,頗富朝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陶育"是由"陶"與"育"構成的複合詞,本義指通過教化培養使人成長。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陶冶化育",《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則注為"培養教育"。該詞可拆解為:

  1. "陶"取陶冶、熏染之意,源自《禮記》"如陶人之埏埴也"的制陶比喻,指通過環境影響塑造品格;
  2. "育"含培育、教化成才之義,《說文解字》釋作"養子使作善也",強調教育引導過程。

古漢語用例見于《宋書·禮志》"陶育百姓",現代漢語多用于書面語境,如"師範院校承擔陶育師資的重任"。該詞承載着中華教育文化中"潛移默化"的育人理念,與《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思想一脈相承。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說文解字》中華書局校釋本)

網絡擴展解釋

“陶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教化培育,強調通過教育、感化等方式培養人或事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與用法

3.現代應用

4.相關擴展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例句,可參考《三國志》《宋書》等古籍,或查閱相關詩詞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暴斧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變小掤扒層覆長麗纏帳車駕瘡口賜命雌弱摧抑大農單裙笃簌簌犯官飛漱分為府廳感光材料幹急公俸公訴候诇會風惠鮮畿兵積金至鬥驚懷金櫻子科榮客套快口塊偉狂突賫助老大無成雷驚電繞六家露朵落尾履戴門齒莫名木柴女博士襁裼青蓮居士清堂欽賢館欽矚遒烈氣焰神風綏聚天喲通前澈後土蝗蛻委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