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挂冠。 宋 劉克莊 《最高樓》詞:“辛亥後,六請挂衣冠。”參見“ 挂冠 ”。
“挂衣冠”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資料綜合分析:
該詞主要有兩種解釋:
辭去官職(主流含義):源自“挂冠”的典故。據《後漢書》記載,逢萌因不滿王莽專政,将官帽挂于城門辭官而去,後以“挂冠”代指辭官。宋代劉克莊《最高樓》詞中“六請挂衣冠”,以及金代王寂詩句“便挂衣冠已是遲”,均為此意。
儀表整潔(較少見):提到該詞可形容穿戴整齊,但此用法在古籍和詩詞中未見明确例證,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傳。
文學創作或曆史讨論中,建議采用“辭官”含義;若需表達儀表整潔,可優先使用“正衣冠”等更常見的表述。
“挂衣冠”是一個成語,指的是正式、莊重地穿着衣冠,形容态度嚴肅或處事端莊。
“挂衣冠”的部首是衣,衣的拆分部首是衤,筆畫數為5。
“挂衣冠”出自《左傳·哀公十年》:“近者在位不穿衣,不挂衣冠。”
“挂衣冠”的繁體字為「掛衣冠」。
古時候漢字寫作「掛衣冠」的形式,與現代簡化字「挂衣冠」稍有差别。
他在求職面試時挂衣冠,給人以專業、嚴肅的印象。
展衣冠、衣冠楚楚、冠軍、紅冠一族、冠名、戴冠、冠禮、冠絕一時。
端莊、莊重、肅穆。
隨意、不拘束、不莊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