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裡曆的意思、格裡曆的詳細解釋
格裡曆的解釋
[Gregorian calendar] 今日通用的陽曆。為羅馬教皇格列哥裡于公元1582年制訂
詳細解釋
公曆,因1582年羅馬教皇格裡哥裡(Gregorius)十三世修改而得名。
詞語分解
- 格的解釋 格 é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格子紙。方格兒布。 法式,标準: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資格。 表現出來的品質:格調。風格。人格。國格。性格。 阻礙,隔閡:格格不入。 擊,打:格鬥。格殺。 推究:格
網絡擴展解釋
格裡曆(Gregorian Calendar)是當今國際通用的公曆體系,其核心特點和曆史背景如下:
-
定義與起源
格裡曆由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ius XIII)于1582年頒布,旨在修正儒略曆的誤差。其名稱“格裡”即源于教皇之名。
-
改進儒略曆的關鍵規則
- 保留儒略曆每4年一閏的基本規則,但規定世紀年(如1900年、2000年)必須能被400整除才為閏年。
- 調整後,每400年僅97個閏年(原儒略曆為100個),使年平均長度更接近回歸年(365.2422天),誤差降至約26秒/年。
-
全球采用進程
- 最初由天主教國家如意大利、西班牙率先采用,後逐漸推廣至全球。
- 中國于1912年(辛亥革命後)正式引入格裡曆,現為國際通用曆法。
-
主要功能與計算
- 用于規範日期記錄,如通過年份數減4後取餘可推算幹支紀年。
- 解決了傳統曆法中春分、秋分與實際天文現象的時間偏差問題。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法演變或具體計算規則,、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裡曆(gé lǐ lì)這個詞是指傳統中國曆法中的一種具體日期計算方法。它是根據農曆虛歲換算出的年齡與公曆實歲相對應的一種曆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格(gé)為木字旁,力字旁;裡(lǐ)為裡字旁,田字旁;曆(lì)為廠字旁,彐字旁。格共有6畫,裡共有7畫,曆共有7畫。
來源:格裡曆是根據中國農曆和公曆的對應關系計算出來的,用于衡量個人年齡的曆法。
繁體:格裡曆。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中,格裡曆的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具體形态可參考古代文物和書籍來了解。
例句:他的年齡按照格裡曆來計算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
組詞:格子、格外、格調、曆法、曆史、時間。
近義詞:虛歲、農曆、陰曆、黃曆。
反義詞:實歲、公曆、陽曆、陽曆日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