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冊谥的意思、冊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冊谥的解釋

皇帝下诏書賜予谥號。 唐 獨孤及 《舒州山谷寺鏡智禅師碑銘》:“上沛然降興廢繼絶之詔,冊諡禪師曰 鏡智 。”《清史稿·宣宗紀二》:“﹝ 道光 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冊諡 孝全皇後 ,翼日頒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冊谥"是中國古代禮儀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指帝王以冊書形式追贈谥號的行為。該詞由"冊"與"谥"兩個核心字構成:

  1. "冊"指帝王頒布的诏書或文書,《說文解字》釋為"符命也,諸侯進受于王者也",表明其官方文書性質;
  2. "谥"即谥號,源自《逸周書·谥法解》記載的"谥者,行之迹也",指根據逝者生平功過拟定的稱號。

制度運作層面,冊谥包含三個法定程式:

文化内涵層面,該制度體現儒家"慎終追遠"思想,《禮記·表記》記載"先王谥以尊名",通過谥號實現"揚善隱惡"的道德評價功能。唐代杜佑《通典》詳載曆代冊谥儀軌,其中三品以上官員方可獲谥的規定,彰顯古代等級制度的森嚴。

現存實證可見于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冊谥金冊,以及《宋會要輯稿》中收錄的1093份完整冊谥文書,這些實物與文獻互為印證,成為研究古代禮制的重要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冊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帝王對已故人物賜予谥號的儀式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冊谥”指皇帝通過正式诏書(“冊”)賜予谥號(“谥”)的過程。其中:

2.曆史背景與用途

3.現代引申義

在現代語境中,“冊谥”偶爾用于比喻對他人功績的高度肯定,但這一用法較為罕見,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讨論中。

4.相關實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谥號分類,可參考權威史書如《清史稿》或唐代碑銘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慠如罷手髀臋部聚牀貼從時從心儋負抵法額林風簷凫雛幹打雷,不下雨告事各有所好桂車龜貨還名還憶航空港號踴黑鬒鬒宏遠候人黃花晚節惶栗賄買混處火耨刀耕假封靜莊極野可巧連明連夜聯展流突雒田路塞賣劍買琴蟒身盟契謀活鳥爪泥溺搦筆器刃傷别沈墊墊生悶氣勝衣收當雙字稅項素沫挺括頹巧屯塢微睇吳酸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