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谥的意思、冊谥的詳細解釋
冊谥的解釋
皇帝下诏書賜予谥號。 唐 獨孤及 《舒州山谷寺鏡智禅師碑銘》:“上沛然降興廢繼絶之詔,冊諡禪師曰 鏡智 。”《清史稿·宣宗紀二》:“﹝ 道光 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冊諡 孝全皇後 ,翼日頒詔。”
詞語分解
- 冊的解釋 冊 è 古代稱編串好的竹簡,現在指裝潢好的紙本子:紀念冊。花名冊。畫冊。 量詞,指書籍:一冊書。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書或封爵的诏書:冊文(文體名,為冊命、冊書等诰命文字的一種。簡稱“冊”)。冊命
- 谥的解釋 谥 (謚) ì 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後評給的稱號:谥號。谥法。谥寶(帝王陵墓中,刻有帝後谥號的印玺)。 叫作,稱為:“身死無名,谥為至愚”。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冊谥”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帝王對已故人物賜予谥號的儀式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冊谥”指皇帝通過正式诏書(“冊”)賜予谥號(“谥”)的過程。其中:
- “冊”:指封奏的文書,記錄帝王對臣子的封賞或追贈;
- “谥”:是對死者生平事迹的總結性評價,通常為一至二字的美稱或尊稱,如“文正”“忠武”等。
2.曆史背景與用途
- 儀式性質:屬于古代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常用于表彰功臣、皇室成員或德行出衆者。例如《清史稿》記載道光帝為孝全皇後冊谥的史實。
- 社會意義:既是對逝者的尊崇,也對其家族具有榮譽性意義。
3.現代引申義
在現代語境中,“冊谥”偶爾用于比喻對他人功績的高度肯定,但這一用法較為罕見,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讨論中。
4.相關實例
- 唐代曾為鏡智禅師冊谥,以表彰其宗教貢獻;
- 清代對皇後、宗室成員的冊谥程式嚴謹,需頒布诏書公告天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曆史案例或谥號分類,可參考權威史書如《清史稿》或唐代碑銘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冊谥》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給予人的稱號或尊號。它由“冊”和“谥”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冊”字的部首是“冊”,共有5筆。
- “谥”字的部首是“言”,共有7筆。
《冊谥》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古代帝王将會對已故的君主或貴族賜予一個尊號,以示對其功績和貢獻的肯定。這個尊號就被稱為“冊谥”。
在繁體字中,《冊谥》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可以使用“冊”字代替“冊”字的部分,而“谥”字的寫法較為保持統一。
以下是一個關于《冊谥》的例句:
- 曆史上,許多君主都被授予了崇高的冊谥,以表彰他們對國家的貢獻。
一些與《冊谥》相關的詞彙包括:
- 組詞:冊封、谥號、封號。
- 近義詞:封號、官階、尊號。
- 反義詞:廢黜、貶谥、剝奪谥號。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