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亢志的意思、亢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亢志的解釋

堅持高尚的志氣。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诔》:“潛心無妄,亢志清冥。”亢,一本作“ 抗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亢志”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kàng zhì,其核心含義是形容志向高遠、追求卓越的精神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亢志”由“亢”和“志”兩字組成:


二、出處與用法

  1. 典故來源
    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文帝诔》:“潛心無妄,亢志清冥。”此處通過“亢志”贊美魏文帝曹丕堅守高潔志向的品質。

  2. 使用場景

    • 描述人物:用于贊美志向遠大、追求卓越的人,如“他自幼亢志,立志改變行業現狀”。
    • 激勵他人:可作鼓勵語,如“年輕人當亢志前行,不負韶華”。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延伸解析

部分資料提到“亢”在古漢語中通“抗”(抵抗、匹敵),因此“亢志”也可理解為“以志向抵禦外界誘惑或壓力”。例如,面對困境時堅守初心,即為“亢志清冥”的體現。


五、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用法或出處,可查閱《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亢志

亢志(kàng zhì)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人的志向高遠、積極向上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亢(kàng)是由四畫的亠部和一畫的厷部組成,表示高聳的樣子;志(zhì)是由七畫的心部和一畫的丶部組成,表示人的心思。

來源和繁體

《說文解字》将亢定義為高聳、激動的意思,而志則表示人的心願和志向。亢志結合起來,形容人積極向上、志向遠大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亢志保持一緻,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亢字的寫法有些變化。也有一種寫法是将亢字的上下調換,即志下亠上,表示一個人的志向在高處。

例句

1. 青年人要有亢志奮鬥,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2. 他的亢志和努力讓他獲得了成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組詞

亢奮(kàngfèn):形容人充滿激情、激動不安。

亢忙(kàngmáng):形容事情繁忙,忙得不可開交。

亢進(kàngjìn):形容進步或發展迅速、突飛猛進。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雄心勃勃、志存高遠、抱負遠大。

反義詞:怠慢、懶散、消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