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亢志的意思、亢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亢志的解釋

堅持高尚的志氣。 三國 魏 曹植 《文帝诔》:“潛心無妄,亢志清冥。”亢,一本作“ 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亢志”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典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析:

一、核心釋義

“亢”本義為高、剛直(《說文解字》:“亢,人頸也”,引申為高、剛),如《莊子·刻意》有“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诽,為亢而已矣”;“志”指心志、志向。二字組合後,“亢志”指高尚不屈的志向或剛直的氣節,強調精神層面的崇高與堅定。

二、典籍用例佐證

  1. 《淮南子·修務訓》:

    “君子有亢志,砥砺名行。”

    此處“亢志”指君子堅守高潔志向,磨砺品行,體現對道德理想的執着追求 。

  2. 明代宋濂《元故湛淵先生白公墓銘》:

    “性亢志剛,不喜俯仰隨俗。”

    形容人物性格剛直、志向高遠,不隨波逐流 。

三、權威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收錄:

亢志:堅守高尚志向。例證引《淮南子》及明代文獻,強調其“剛直不屈”的語義核心 。

四、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士人君子的精神品格,如:


參考資料

(注:因專業古籍資源庫無公開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名稱替代,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平台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亢志”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kàng zhì,其核心含義是形容志向高遠、追求卓越的精神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亢志”由“亢”和“志”兩字組成:


二、出處與用法

  1. 典故來源
    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植的《文帝诔》:“潛心無妄,亢志清冥。”此處通過“亢志”贊美魏文帝曹丕堅守高潔志向的品質。

  2. 使用場景

    • 描述人物:用于贊美志向遠大、追求卓越的人,如“他自幼亢志,立志改變行業現狀”。
    • 激勵他人:可作鼓勵語,如“年輕人當亢志前行,不負韶華”。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延伸解析

部分資料提到“亢”在古漢語中通“抗”(抵抗、匹敵),因此“亢志”也可理解為“以志向抵禦外界誘惑或壓力”。例如,面對困境時堅守初心,即為“亢志清冥”的體現。


五、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用法或出處,可查閱《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操立廁籌城栅祠宇蹙踖搗練點妝堕廢督陣高腴瓜子鼾咍橫加龁咬鴻盤家活檢格谏司兼燭鉸接鹪鹩一枝稽殿靜落稉稌款學寡聞苦焦枯臞枯形磊浪陵謹陵舃立士螺蚄民生在勤沐猿廿四考中書奴才瓯穴抛球樂片帆缥煙疲緩樵甿清埽秋海棠坵墟秋宴散殊式宴水量斯大林四周隨口唐唐探人讨議田課酴酒相配詳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