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進或後退都有錯誤。謂指揮失策。《魏書·傅永傳》:“ 永 上門樓,觀 叔業 南行五六裡許,便開門奮擊,遂摧破之。 叔業 進退失圖,於是奔走。”
進退失圖
指行事時既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此成語強調因缺乏明确方向或周全計劃導緻的被動局面,多用于描述決策失誤或行動受挫的狀态。
本義與引申
“進退”指行動的選擇(進則攻,退則守),“失圖”意為失去謀劃或方向。合指因策略缺失而陷入兩難境地,引申為事态失控、進退維谷的窘迫狀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第10卷,第358頁。
典籍出處
語出《後漢書·王霸傳》:“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是所謂進退失圖也。”描述軍事策略失誤導緻被動局面。
來源:《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二十,列傳第十。
近義關聯
“進退失圖”強調因謀劃不周而喪失行動主動權,屬典型的行為決策失誤類成語。
釋義聚焦“圖”字的謀劃義項,指出其核心矛盾在于“失策”與“被動”的因果關系。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信息為準。)
進退失圖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ìn tuì shī tú,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在行動或決策時,無論是繼續前進還是後退,都會面臨失敗或損失,形容因考慮不周或指揮失策而陷入困境。
詞義解析
出處與典故
出自《魏書·傅永傳》:“叔業進退失圖,于是奔走。”,描述北魏将領傅永在戰場上因敵方指揮失策而獲勝的典故。
語法與用法
特點
該成語強調決策時的兩難困境,核心在于“失圖”(計劃失誤),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魏書》等文獻。
八海奔霆辨理敝帚千金槽牀谄顔敕號倒落東三西四東轅鬥圍監掇摝非難豐幹饒舌豐姿綽約訃報咳咳海洋公園椷持合葉薨然花甲子花柳症火傘高張夾襖甲蟲敬辭悸竦僦人基準居人魁然苦蘵陵巒鸾車緑蘋門靜脈妙墨明黠彌翼納胯挪腰娉婷平愉蒲椠認罰散館沈雨似箭在弦私隸蘇秦桃花绶推鞠望佯文房四士烏絲闌缃帻先禮後兵仙人跳夏書謝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