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婦女的道德規範。《天雨花》第十九回:“想我 王 門多閫範,世傳詩禮舊名門。” 宋 呂祖謙 著有《閫範》一書。
(2).指對閨房婦女的約束。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 龐某 偏聽人言,恐疏閫範,嫌疑原當自白,防閑不厭過嚴。”
阃範(kǔn fàn) 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對婦女道德規範的約束,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出處與文獻引用
擴展解釋
近義詞
阃範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女性的道德約束,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現代已較少使用。如需更深入研究,可參考呂祖謙《阃範》及《天雨花》等文獻來源。
阃範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指的是門戶或門閥。它源自于古代的儒家經典《禮記·大學》中的一句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大學》之前曰『庶人』,曰『士』;第九之義也,『格物』亦已受之矣。其次而曰『觀天之道、察民之教』;其次而曰『無傷』焉;其次而可畏也而曰『小人』;沖其次也而可懷也而曰『釋』也。禮尚往來衆長者為學者宜先立其志曰“阃範”。”其中,“阃範”意指構築道德門戶的标準和規範。
阃範拆分為“門”和“貝”,其中“門”是部首,表示與門相關的事物,“貝”則指貝殼,用作聲母。阃範的總筆畫數為8筆。
阃範這個詞最早來源于《禮記·大學》中的上述引用語,後來被使用于儒家經典和古代文獻中,用于讨論社會道德規範和身份地位的涵義。
阃範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閫範」。
古代漢字中,阃範的寫法稍有不同。在篆書時期,阃範的寫法為「闞」。而在隸書和楷書時期,則演變為「阃範」的形式。
1. 他嚴格遵守社會的道德阃範。
2. 擔任領導職位需要符合一定的阃範。
阃時(門限規定)、範圍(規定的邊界)
規範、準則、法則
違規、不合規範、不合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