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尉遲恭的意思、尉遲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尉遲恭的解釋

尉遲恭(585-658) : 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隋末從劉武周為将,後降唐。曾擊敗王世充軍,并參加鎮壓窦建德、劉黑闼起義軍。玄武門之變中,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晚年笃信方術,杜門不出。民間把他和秦瓊像畫作兩門神,以驅兇辟邪,保佑平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尉遲恭(公元585年-658年),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是唐朝開國名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封鄂國公,谥號“忠武”。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一、生平概述

  1. 早年經曆
    尉遲恭出身寒微,早年以打鐵為生。隋末投軍,因骁勇善戰被劉武周收為偏将,後隨劉武周與唐軍對抗。武德三年(620年),歸降李世民,成為其麾下重要将領。

  2. 歸唐與戰功
    歸唐後,他參與平定王世充、窦建德、劉黑闼等割據勢力,多次在戰場上救李世民于危難。例如,在洛陽之戰中單鞭救主,擊退單雄信,助李世民突圍。

  3. 晚年與去世
    晚年因居功自傲與朝臣不和,被調任地方官職。貞觀十七年(643年)告老,顯慶三年(658年)去世,享年七十四歲,陪葬昭陵。


二、主要功績

  1. 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626年),他射殺李元吉,并持二人首級震懾東宮兵馬,又迫使唐高祖李淵交出兵權,助李世民登基,位列政變首功。

  2. 邊疆防禦
    貞觀年間,他任泾州道行軍總管、夏州都督等職,多次擊敗突厥,鞏固邊疆。


三、性格與文化影響

  1. 性格特點
    以忠勇著稱,但性情憨直、自負,曾因争功在宴席上毆打任城王李道宗。

  2. 門神形象
    因民間傳說他與秦瓊為唐太宗守衛宮門驅邪,後世将其畫像奉為門神,成為傳統文化符號。


四、讀音與争議

“尉遲”為複姓,讀音為“yù chí”,但現代部分文獻中“尉”也作“wèi”音,實際應以曆史記載為準。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的記載,若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舊唐書》《新唐書》或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尉遲恭

尉遲恭是一個複姓,在古代漢字中有着特定的含義與用法。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尉遲恭是一個姓氏,其具體的意義沒有特定的定義。在古代,人們根據姓氏來辨别彼此的身份或家族,姓尉遲的人可能在祖先或家族中有特殊的地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尉遲恭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尉、遲、恭。其中,尉的部首是屍,遲的部首是辶,恭的部首是心。它們分别擁有2、7、10個筆畫。

來源

尉遲恭是一個中國古代常見的姓氏,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在古代,人們常常以地理名稱、職位或其他特定的稱謂作為姓氏,尉遲恭可能也是其中之一。

繁體

尉遲恭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尉遲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尉遲恭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但整體的意思和發音仍然保持一緻。

例句

尉遲恭這個姓氏較為少見,因此在現代生活中很少出現有關尉遲恭的例句。如果需要使用,可以參考以下例句:

  1. 我在學校裡遇到了姓尉遲的同學。
  2. 尉遲恭家族有着悠久的曆史和文化傳統。

組詞

尉遲恭這個詞本身是一個姓氏,不常見于組成其他詞語。但在其他姓氏中可能存在類似的使用方式,比如尉遲加上其他名字組成的名字。

近義詞

尉遲恭是一個姓氏,沒有近義詞。

反義詞

尉遲恭是一個姓氏,沒有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