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維的意思、艮維的詳細解釋
艮維的解釋
猶艮隅。指東北方。《後漢書·崔駰傳》:“遂翕翼以委命兮,受符守乎艮維。” 姚錫光 《東方兵事紀略》卷一:“自 中國 艮維左轉,斜伸入海,是 朝鮮 。”
詞語分解
- 艮的解釋 艮 è 八卦之一,代表山。 古代指時辰:“若依然葬書,多用乾、艮二時,并是近半夜,此即文與禮違。” 指東北方:艮維。 姓。 筆畫數:; 部首:艮; 筆順編號:
- 維的解釋 維 (維) é 系,連結:維系。維絷。 保持:維持。維護。維修。維生素。 綱:綱維(總綱,亦指法度)。 數學名詞,幾何學及空間理論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間有“三維”,平面是“二維”,直線隻有“一維”。
專業解析
艮維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單字本義及典籍用例綜合考釋:
一、單字釋義
-
艮(gèn)
- 本義:《說文解字》釋為“限也”,指邊界、界限(《說文解字·匕部》)。
- 引申義:
- 方位:八卦中代表東北方(《周易·說卦》:“艮,東北之卦也”)。
- 特性:象征山,含靜止、穩固之意(《易·艮卦》:“艮,止也”)。
-
維(wéi)
- 本義:《說文》訓為“車蓋維也”,指系物的大繩(《說文解字·糸部》)。
- 引申義:
- 維系:如“四維”指天地四方(《管子·牧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 方位标識:古代以“維”指代空間坐标,如“坤維”(西南方)、“艮維”(東北方)。
二、複合詞“艮維”的涵義
“艮維”作為合成詞,特指東北方位,常見于古代天文、地理文獻:
-
方位指向:
- 源自八卦方位系統,“艮”對應東北,故“艮維”即東北方的空間坐标(《周易》八卦方位說)。
- 例:《宋史·天文志》:“北鬥七星……魁四星為璇玑,杓三星為玉衡,以齊七政,其位在艮維。”
-
地理邊界象征:
- 引申為國土的東北邊疆。如清代盛京(今沈陽)稱“艮維重鎮”,因其地處東北要沖(《清史稿·地理志》)。
-
文化意蘊:
- 結合“艮”的靜止屬性與“維”的維系功能,暗含“穩固疆界”的治理理念,多見于典章文獻。
三、權威文獻佐證
- 《周易》:八卦方位理論奠定“艮維”的哲學基礎。
- 《漢書·天文志》:“北鬥七星,所謂‘璇玑玉衡以齊七政’,杓攜龍角,衡殷南鬥,魁枕參首,用昏建者杓……魁枕參首,是以玉衡杓建,天之綱維也。” 後世注疏以“魁”屬艮維。
- 《清實錄》:康熙帝稱盛京為“祖宗肇基之地,艮維重鎮”,強化其政治地理意義。
四、現代應用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艮維”已罕用,但作為曆史地理術語仍見于學術研究:
- 考古領域:描述遺址方位(如“墓葬頭向艮維”)。
- 古建築學:用于風水方位分析(如故宮艮維方位布局)。
“艮維”是以《周易》八卦為源頭的方位詞,核心指東北方向,兼具空間坐标與文化象征意義,其權威性植根于經史典籍的天文地理體系。
參考文獻來源:
- 《說文解字》釋義:漢典網(www.zdic.net)
- 《周易》八卦方位:中華書局影印本《十三經注疏》
- 曆史地理用例:《清史稿》《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艮維”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地理方位含義(主流解釋)
基本釋義:指東北方向。
- 來源:
- “艮”為八卦之一,象征山,對應方位為東北方。
- “維”在此處指方向或區域,組合後表示東北方位。
- 文獻例證:
- 《後漢書·崔駰傳》中“受符守乎艮維”。
- 清代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提到“中國艮維左轉”描述朝鮮的地理位置。
二、引申含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思維方式謹慎、穩定,強調不輕易受外界幹擾。但此用法未見于古籍,可能是基于“艮”在八卦中“止”的象征意義(如山般穩固)引申而來,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 核心含義:傳統文獻中主要指東北方向,與八卦方位相關。
- 注意:若遇到引申為“思維嚴謹”的用法,需結合上下文确認是否為現代擴展釋義。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後漢書》或清代地理著作。
别人正在浏覽...
白皚皚奔敗标準大氣壓不關緊要不好意思猜嫌參戰軍稱停赤忱出頂欑集吊面發奸摘覆繁花格登公父光澈骨利豁辣貨值潔滑祭陌金斓客進門集團酒刺俊舉俊侶懶婦箴斂銳馬腦麻絇面前莫折木杮内娶排訾披頭千裡結言騎赤鯉欽和赇謝取類羣才仁廟容忍上屆山貓兒釋仗順舉說大口填溢窕言汪氏衛從烏菱五色棒涎瞪象谷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