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纨袴的意思、膏粱纨袴的詳細解釋
膏粱纨袴的解釋
指富貴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華奢侈。淺薄無知之意。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晉懷帝》:“ 晉 武分諸王使典兵, 晉 不競矣。彼皆膏粱紈袴之子也。” 清 鈕琇 《觚賸·漢東君》:“今三 吳 之間,簪纓雲集,膏粱紈袴,形同木偶。”《紅樓夢》第五六回:“真真膏粱紈袴之談!你們雖是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
詞語分解
- 膏粱的解釋 ∶肥肉和細糧。泛指肥美的食物膏粱之味。;;《孟子;告子》膏粱厚味 ∶借指富貴人家子弟伯子常自矜蔭籍之美,謂 王弘曰:;天下膏梁。唯使君與下官耳。;;《宋書;荀伯子傳》寄言纨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 纨袴的解釋 亦作“ 紈絝 ”。亦作“ 紈褲 ”。細絹制的褲。古代貴族子弟所服。《漢書·叙傳上》:“數年, 金華 之業絶,出與 王 許 子弟為羣,在於綺襦紈絝之間,非其好也。” 顔師古 注:“紈,素也。綺,今細綾
專業解析
“膏粱纨袴”是由“膏粱”和“纨袴”兩部分組成的漢語成語,現多寫作“膏粱纨绔”,屬于貶義詞組。其核心含義指代生活奢侈、不事勞作的富貴人家子弟,隱含對驕奢淫逸之風的批判。
從構詞角度分析:
- “膏粱”:原指動物脂肪(膏)和精細小米(粱),代指精美食物。《說文解字》釋“膏”為“肥也”,段玉裁注“脂凝曰膏”,而“粱”在《三蒼》中被定義為“好粟”,二者結合象征富貴階層的飲食奢靡。
- “纨袴”:細絹制成的褲子(袴同“褲”),《漢書·叙傳上》載“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間”,顔師古注“纨,素也;袴,合裆謂之袴”,特指華貴服飾,後借指不勞而獲的貴族子弟。
該成語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如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六回“這‘膏粱纨袴’四字,說盡富貴子弟驕奢之态”,凸顯其文化語境中的階級批判色彩。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借指富貴人家過慣享樂生活的子弟”(《漢語大詞典》第8卷),強調物質享受與精神空虛的關聯性。
權威文獻參考:
- 構詞解析引自《說文解字注》及《漢書》注疏(國學大師網)
- 語義演變參考《漢語大詞典》釋義(漢典網)
網絡擴展解釋
“膏粱纨袴”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富貴人家子弟的奢侈生活,或代指這類人本身,含貶義,強調浮華享樂、缺乏樸素節制。
詞源解析
-
字面拆分
- 膏粱:肥肉(膏)和細糧(粱),象征精美飲食。
- 纨袴:細絹制成的褲子(纨)和套褲(袴),代指華貴服飾。
合稱形容衣食奢華的生活狀态。
-
出處
最早見于清代《紅樓夢》第五十六回:“寶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談!’”。另有第三回提到“纨袴膏粱”,詞序不同但含義一緻。
用法與示例
- 作賓語/定語:多用于批評或自嘲,如“他整日沉迷享樂,活脫脫一個膏粱纨袴”。
- 近義詞:纨绔子弟、膏粱子弟。
- 反義詞:布衣蔬食、清貧自守。
延伸知識
- 該成語與“纨袴膏粱”為同源異序詞,均源自《紅樓夢》,使用時可互換。
- 部分資料提及《史記·高祖本紀》中類似表述,但主流考據仍以《紅樓夢》為典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或文學引用,可查閱《紅樓夢》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被單筆伐口誅操度楚南叢薄粗使打顐鬥進肚裡淚下耳根清浄風裁複制概括高閑圭臬紅汗會語呼揭噭哮精禽祲兆狷笃駿珍舉石鎖空見空自愧縮樂學令典卵用鷄淪湮祿入糜子門下晩生丕功評酒遷臣前排清甘滑辣傾宮齊醍葺襲仁子軟爛儒哲三十六郡盛貯攝陷拭玉手闆支頤邃曲太上皇後騰溢僮部通要投幾挽掖尾礦我丈小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