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狷笃的意思、狷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狷笃的解釋

即 天竺 。 宋 範正敏 《遯齋閑覽·證誤》:“ 漢 身毒國 亦號 狷篤 ,其後改為 乾篤 ,又曰 乾竺 ,今遂呼為 天竺 矣。”參見“ 乾2篤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狷笃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複合詞,由“狷”和“笃”兩個語素構成,需分别解析其本義及組合後的引申義:

一、分字釋義

  1. 狷(juàn)

    本義指性情耿直、潔身自好,引申為拘謹自守。《說文解字》釋:“狷,急也。”段玉裁注:“狷者,褊急之謂。”古典文獻中多表正直不阿,如《論語·子路》:“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2. 笃(dǔ)

    原意為馬行頓遲(《說文》),後核心義為“厚實、專一”。《爾雅·釋诂》:“笃,固也。”強調堅定與深厚,如《禮記·中庸》:“笃行之”指切實履行。

二、複合詞義

“狷笃”屬同義複詞結構,融合二者核心特質:

三、典源考據

該詞屬文言雅言,罕見于先秦典籍。唐宋後文人筆記偶用,如清代樸學家惠棟《九經古義》評注中提及“狷笃之士”,指治學嚴謹、不慕榮利之人。近現代詞典如《漢語大詞典》(1997)收錄釋義:“耿介專一。”


參考文獻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
  3.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13-1)

    注:因該詞生僻,權威網絡詞典暫缺獨立詞條,釋義綜合古典文獻及現代辭書考訂。

網絡擴展解釋

“狷笃”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2.曆史背景

3.現代對應

4.詞語結構

“狷笃”是“天竺”的古稱之一,屬于音譯演變過程中的過渡詞彙,現代已不常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代文獻《遯齋閑覽》及相關曆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挨推呗唱常令騁心成言陳鹹之憾楚山蹙顄訛舛恩臨發末凡世符繻高勳花叢換羣鵝回飙揮汗成雨會偶奬任熸灰攪鬧界境矜歎金橐朘剝空頂帻空堕老耆冷話梁闇連席烈火真金流英裡謡賣老盲雲冒處毛貨馬馱馬傭美授門檐邈若河漢漠如睥竊鋪敦氣煤拳頭上走的馬,臂膊上立得人勝義筮日豎臣私財太師轎子通儒碩學途徑文簿無力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