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要的意思、通要的詳細解釋
通要的解釋
謂官位顯要。 明 李東陽 《<倪文僖公集>序》:“雖中歷巘險,晚登通要,不得盡見于用。” 明 李東陽 《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監察禦史李君士常墓志銘》:“自出翰林為禦史,雖極通要,而非其好,竟憂勞以死。”
詞語分解
- 通的解釋 通 ō 設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通風。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通衢。貫通。四通八達。曲徑通幽。 懂得,徹底明了: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理。 傳達:通令。通訊。通報。通告。通知。通緝。
- 要的解釋 要 à 索取:要賬。要價。 希望,想:要強。要好。 請求:她要我給她讀報。 重大,值得重視的:重要。要人。要領。綱要。要言不煩。 應該,必須:須要。 将(乶 ):将要。快要。 如果,倘若:要是。 表選
網絡擴展解釋
“通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官位顯要”,多用于形容職位或地位的重要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詞義解析
- 通:本義為暢通、連接,引申為通達、顯達。
- 要(yào):指重要、關鍵,此處特指顯赫的職位。
- 組合義:指官職顯赫或處于關鍵地位,常見于古代文獻中。
-
文獻例證
明代李東陽在《<倪文僖公集>序》中寫道:“雖中歷巘險,晚登通要,不得盡見于用”,意指曆經艱險後雖身居高位,卻未能完全施展才能。
二、使用場景
- 古代語境
多用于描述官員仕途的顯達,如“極通要”“登通要”等表述,強調官職的重要性。
- 現代延伸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可能作為古語引用。
三、相關例句
- 古籍例句
- “自出翰林為禦史,雖極通要,而非其好,竟憂勞以死。”
(出自李東陽墓志銘,指雖居高位卻因不喜官職而憂勞去世。)
- 現代造句
四、補充說明
- 易混淆點:需注意與“通衢要道”(交通樞紐)區分,後者側重地理重要性,而“通要”專指官職顯赫。
- 權威參考: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海》進一步驗證。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獲取完整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要》是什麼意思
《通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要領、要點、基本内容或大綱。
《通要》的部首和筆畫
《通要》的部首是門(+3),總筆畫數是16畫。
《通要》的來源
《通要》一詞最早見于中國古代的文獻中,起初多用于官方文獻或政府公文中,用來表示某一事務的基本原則、要領或摘要。
《通要》的繁體
《通要》的繁體字為「通要」,字形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通要》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通常采用篆書或隸書來書寫《通要》,樣式與現代的楷書稍有不同。
《通要》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通要》的例句:
- 這本書是學習法律知識的《通要》。
- 這份報告總結了項目的《通要》。
- 學習一門新外語,掌握其基本詞彙是學習的《通要》。
《通要》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與《通要》相關的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如下:
- 組詞:通常、要求、要素、要點
- 近義詞:要領、要害、大意、主旨
- 反義詞:細節、瑣碎、次要、具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