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纨袴的意思、膏粱纨袴的详细解释
膏粱纨袴的解释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晋怀帝》:“ 晋 武分诸王使典兵, 晋 不竞矣。彼皆膏粱紈袴之子也。” 清 钮琇 《觚賸·汉东君》:“今三 吴 之间,簪缨云集,膏粱紈袴,形同木偶。”《红楼梦》第五六回:“真真膏粱紈袴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
词语分解
- 膏粱的解释 ∶肥肉和细粮。泛指肥美的食物膏粱之味。;;《孟子;告子》膏粱厚味 ∶借指富贵人家子弟伯子常自矜荫籍之美,谓 王弘曰:;天下膏梁。唯使君与下官耳。;;《宋书;荀伯子传》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 纨袴的解释 亦作“ 紈絝 ”。亦作“ 紈裤 ”。细绢制的裤。古代贵族子弟所服。《汉书·叙传上》:“数年, 金华 之业絶,出与 王 许 子弟为羣,在於綺襦紈絝之间,非其好也。” 颜师古 注:“紈,素也。綺,今细綾
专业解析
“膏粱纨袴”是由“膏粱”和“纨袴”两部分组成的汉语成语,现多写作“膏粱纨绔”,属于贬义词组。其核心含义指代生活奢侈、不事劳作的富贵人家子弟,隐含对骄奢淫逸之风的批判。
从构词角度分析:
- “膏粱”:原指动物脂肪(膏)和精细小米(粱),代指精美食物。《说文解字》释“膏”为“肥也”,段玉裁注“脂凝曰膏”,而“粱”在《三苍》中被定义为“好粟”,二者结合象征富贵阶层的饮食奢靡。
- “纨袴”:细绢制成的裤子(袴同“裤”),《汉书·叙传上》载“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颜师古注“纨,素也;袴,合裆谓之袴”,特指华贵服饰,后借指不劳而获的贵族子弟。
该成语最早见于清代文献,如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这‘膏粱纨袴’四字,说尽富贵子弟骄奢之态”,凸显其文化语境中的阶级批判色彩。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借指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汉语大词典》第8卷),强调物质享受与精神空虚的关联性。
权威文献参考:
- 构词解析引自《说文解字注》及《汉书》注疏(国学大师网)
- 语义演变参考《汉语大词典》释义(汉典网)
网络扩展解释
“膏粱纨袴”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奢侈生活,或代指这类人本身,含贬义,强调浮华享乐、缺乏朴素节制。
词源解析
-
字面拆分
- 膏粱:肥肉(膏)和细粮(粱),象征精美饮食。
- 纨袴:细绢制成的裤子(纨)和套裤(袴),代指华贵服饰。
合称形容衣食奢华的生活状态。
-
出处
最早见于清代《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另有第三回提到“纨袴膏粱”,词序不同但含义一致。
用法与示例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批评或自嘲,如“他整日沉迷享乐,活脱脱一个膏粱纨袴”。
- 近义词:纨绔子弟、膏粱子弟。
- 反义词:布衣蔬食、清贫自守。
延伸知识
- 该成语与“纨袴膏粱”为同源异序词,均源自《红楼梦》,使用时可互换。
- 部分资料提及《史记·高祖本纪》中类似表述,但主流考据仍以《红楼梦》为典源。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或文学引用,可查阅《红楼梦》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慠很摽拨场籍陈思思痴客憧憧疮疡除陌钱赐策潨潺代课盗薮地关斗衡独锦蛮掇皮風馬雲車改脩给使格凛凛宫旆勾拨苟同鬼脸钱恨相知晩怀忆坚决诫勗捷业寄名锁惊叫经历谨审击撞蠲阁钜鳞狼嗥勒石列树模特儿木船撚髭女顺贫甿秦秦人间词话容留塞塞深堑睗睒填抚头羹万马齐瘖潙仰无机可乘诬掯无恹小蟾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