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學的意思、耕學的詳細解釋
耕學的解釋
種田與治學。《後漢書·袁閎傳》:“﹝ 閎 ﹞服闋,累徵聘舉召,皆不應。居處仄陋,以耕學為業。” 晉 葛洪 《抱樸子·守塉》:“造遠者莫能兼通於歧路,有為者莫能竝舉於耕學。”
詞語分解
- 耕的解釋 耕 ē 用犁把土翻松:耕種(恘 )。耕作。耕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勞動,如“着意耕耕,自有收獲”)。筆耕(喻寫文章)。舌耕(喻教書)。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 學的解釋 學 (學) é 效法,鑽研知識,獲得知識,讀書:學生。學徒。學習。學業。學友。學者。學閥。學制。學曆。學步邯鄲(譏諷人隻知模仿,不善于學而無成就,亦作“邯鄲學步”)。 傳授知識的地方:學校(簡稱“學”
網絡擴展解釋
“耕學”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種田與治學相結合的生活方式,強調體力勞動與知識追求的平衡。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袁閎傳》,晉代葛洪《抱樸子·守塉》也提到“有為者莫能竝舉於耕學”。
二、單字拆解
- 耕(gēng):本義為犁田松土,如《說文解字》中“耕,犁也”。引申為謀生手段(如筆耕、舌耕)。
- 學(xué):指學習、研究學問,如《論語》中“學而時習之”。
三、文獻用例
- 《後漢書》記載袁閎“居處仄陋,以耕學為業”,展現古代士人歸隱後兼顧農耕與學術的狀态。
- 葛洪《抱樸子》用“耕學”表達對專注治學态度的推崇,暗含對功利世俗的批判。
四、現代引申
當代語境中可引申為:
- 實踐與理論結合:如農業科研人員既參與田間勞作又進行學術研究
- 物質與精神平衡:現代人工作(物質生産)與自我提升(精神追求)的協調。
注:如需查看完整古籍原文或現代應用案例,可參考《後漢書》卷四十五、《抱樸子·外篇》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耕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耕”是一個動詞,表示農民用犁或其他農具來處理土壤以便種植莊稼。而“學”則表示通過學習和研究來獲取知識和技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耕:部首為耒,總共有8畫。
- 學:部首為子,總共有8畫。
來源:
“耕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農耕文化的古代曆史。耕作作為古代中國最基本的生産活動之一,一直受到重視。而“學”則代表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方法。綜合起來,耕學指的是通過學習和實踐來掌握農耕技術的意思。
繁體字:
“耕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耕學的字形并無太大變化,依然保持着現代的形态。
例句:
- 他的爺爺告訴他許多關于耕學的知識。
- 耕學是中國農民世世代代的傳統技藝。
組詞:
- 耕田:耕作農田的意思。
- 耕種:指通過耕作來種植莊稼。
- 耕地:指適合耕作的土地。
近義詞:
- 農學:指研究農業的學科。
- 農耕:指農民進行農業生産的行為。
反義詞:
- 畜牧:指以飼養牲畜為主的生産方式,與耕作有所區别。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