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客舍。《孔子家語·六本》:“ 孔子 在 齊 ,舍於外館, 景公 造焉。”《新五代史·劉崇傳》:“ 郭崇 幽 贇 于外館。”《宋史·謝绛傳》:“往者遭遘延燔,未遑中葺,或引兩省故事,别建外館,直舍卑喧,民櫩叢接。”
(2).天子嫁女,從宮中遷出後所居之館。 唐 宋之問 《宴安樂公主宅得空字》詩:“英藩築外館,愛主出王宮。”
“外館”一詞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客舍/驿館
指供賓客臨時居住的場所。例如《孔子家語》記載“孔子在齊,舍于外館”,表明外館作為接待客人的臨時居所。
公主出嫁的臨時居所
古代天子嫁女時,公主在婚前需遷出皇宮,暫居于宮外專門修建的館舍,稱為外館。如唐代宋之問的詩句“英藩築外館,愛主出王宮”即描述此制。
現代引申為駐外機構
當代語境中可指國家派駐外國的外交館舍,如大使館、領事館等。例如文獻中提到“外交部長巡視各外館”。
補充說明
前兩種含義多見于古籍,第三種為現代擴展用法。需注意具體語境中的詞義差異,例如“外館”在《新五代史》中亦指幽禁場所,屬特殊曆史用例。
外館(wài guǎ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香”和“罕”。
下面是其詳細的部首和筆畫信息:
“外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外館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
下面是“外館”一詞的繁體字寫法:“外館”。
以下是“外館”在古代寫法中的一種變體:“外舘”。
以下是“外館”的一些例句:
關于“外館”的組詞,以下是一些例子:
以下是與“外館”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室外館、庭院館
反義詞:内館、室内館
總結:外館是指建造在室外的館舍,可以用于休閑、居住等目的。有關“外館”的詞語還包括外館主人、外館建築和外館用途等。其部首為“香”和“罕”,筆畫數分别為9。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繁體字和變體字。近義詞有室外館和庭院館,反義詞有内館和室内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