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瘁的意思、邦瘁的詳細解釋
邦瘁的解釋
《詩·大雅·瞻卬》:“人之雲亡,邦國殄瘁。” 鄭玄 箋:“天下邦國将盡困病。”後因以“邦瘁”指國家遭受困苦。 宋 梅堯臣 《依韻答景彜謝予訪其居》:“邦瘁稽前詠,人亡起彼嗟;夜分歸不寐,猶照角巾斜。”
詞語分解
- 邦的解釋 邦 ā 國:友邦。鄰邦。邦交(國和國之間的正式外交關系)。邦國(國家)。邦人(本國的人)。 國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瘁的解釋 瘁 ì 疾病;勞累:心力交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筆畫數:; 部首: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邦瘁”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
基本釋義
指國家遭受困苦或陷入危機,形容國家處于憂患、災難的狀态。該詞由“邦”(國家)和“瘁”(疾病、疲憊)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國家的病痛與疲敝”。
-
出處與演變
源自《詩經·大雅·瞻卬》:“人之雲亡,邦國殄瘁。”鄭玄注解為“天下邦國将盡困病”,後濃縮為“邦瘁”以概括國家危難。宋代梅堯臣在詩作中引用此詞,如“邦瘁稽前詠,人亡起彼嗟”,進一步強化其文學内涵。
-
使用場景
- 國家層面:描述政權動蕩、民生凋敝或外患内憂的境況。
- 引申應用:也可比喻個人、組織遭遇重大挫折或困境,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
相關詩詞引用
清代洪繻在《悼林乃營并及諸亡友》中寫道:“邦瘁人亡痛已矣,胡為招盡林臯魂!”此處借“邦瘁”表達對時局衰敗的感慨。
“邦瘁”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側重強調國家層面的困頓,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引申義。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詩經》注疏及宋代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邦瘁》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它的意思是"國家的疾苦"或"邦國之憂"。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詞的構造和來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邦"字的部首是"⻏",它的筆畫數是7;
- "瘁"字的部首是"疒",它的筆畫數是10。
來源:
《邦瘁》一詞來源于《離騷》這首著名的古代詩歌,出自屈原之手,詩中描述了屈原對祖國楚國的憂慮和痛苦。"邦瘁"一詞被用來形容一個國家内外的困境和疾苦。
繁體:
在繁體字中,“邦瘁”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的文字記載,古人在書寫《邦瘁》時,會以古代的字體風格進行書寫,但字形基本上保持一緻,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邦瘁如何,心懷憂國憂民之人盡可能傾力奉獻。
2. 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安是邦瘁的主要原因之一。
組詞:
- 邦國:指一個國家或國家的。
- 瘁民:指受國家困境影響的人。
近義詞:
- 不樸:形容國家的苦難與困境。
反義詞:
- 平安:與瘁患的國家相對。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