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自砥砺”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ēn zì dǐ lì,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自我磨煉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來提升自身能力或境界。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解釋:
“砥砺”原指磨刀石,引申為磨煉、鍛煉。成語整體意為“自己刻苦地磨煉”,強調在困境或挑戰中主動進行自我提升。
深層内涵:
常用于形容人通過持續反省、改進,以克服困難或達成更高目标,帶有堅韌不拔的積極态度。
文獻來源:
出自《三國志·魏志·賈诩傳》。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向謀士賈诩請教鞏固地位的方法,賈诩建議他“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曹丕采納後“深自砥砺”。
曆史背景:
該成語反映了古人注重自我修養與克己精神,尤其在動蕩環境中通過内在修煉應對外部挑戰。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或定語,用于書面語,常見于正式或文學性語境。
感情色彩:
褒義詞,表達對自律、進取精神的贊許。
示例:
“他在逆境中深自砥砺,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近義表達:
自強不息、卧薪嘗膽、克己修身。
“深自砥砺”不僅是一個描述自我磨煉的成語,更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内在成長與逆境奮發的價值觀。其曆史典故和現代應用均強調:通過持續努力和嚴格自律,方能實現個人突破。
《深自砥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自我嚴格要求,以便達到更高水平的學習、工作或成長目标。
成語《深自砥砺》由深、自、砥和砺四個字組成。其中,深的部首是水,自的部首是自,砥的部首是石,砺的部首也是石。四個字的總筆畫分别是12畫、6畫、9畫和13畫。
《深自砥砺》這個成語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最早出自《莊子·逍遙遊》:“見利思義,見小任大,儉身修德,報怨以德,無怨無德,修此身也,故深自砥砺而自幾其身。”該成語在文化内涵上強調個人修身養性,以及自我奮鬥與自律的重要性。
在繁體中,這個成語可以寫作「深自砥礪」。
在古代,深字的寫法有一些變化。據《說文解字》記載,古代的深字寫作「ㄖ」。自字、砥字和砺字的寫法則沒有太大變化。
他深自砥砺,經過多年刻苦訓練,終于在職業生涯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領導強調團隊成員應該深自砥砺,不斷提高技能和素養。
深思熟慮、自律、砥砺前行、砺志堅行。
精勤自省、苦心耐勞、自我鞭策。
自滿、懶散、傲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