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p (crush,check) the matter in the bud;desteroy evils before they become apparent] 漸:指事物發展的開端。萌:萌芽。杜絕漸生的變故而防患于未然
複制孝經,廣陳德行,杜漸防萌,預所有抑。——《三國志·秦宓傳》
杜絕亂源的開端,防備禍患的萌芽。把隱患消除在開端與萌芽狀态中。即防患于未然。《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晉書·段灼傳》:“故臣以為陛下當深思遠念,杜漸防萌,彈琴詠詩,垂拱而已。”《舊唐書·王志甯傳》:“杜漸防萌,古人所以遠禍;以大喻小,先哲於焉取則。”
“杜漸防萌”是一個漢語成語,強調在隱患或問題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預防和制止。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字面含義
深層含義
該成語主張在問題萌芽階段識别并消除隱患,避免小問題演變為大災禍,體現“防患于未然”的智慧。
出處
成語最早見于《後漢書·丁鴻傳》。東漢時期,大臣丁鴻勸谏漢和帝劉肇時提到:“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意譯:若整頓政務、自我反省,在隱患萌芽時杜絕,災禍自會消失,福運隨之而來。)
曆史背景
丁鴻針對當時外戚窦憲專權的隱患,提醒皇帝及時遏制權力失衡,防止朝廷動蕩。
語法功能
例句
近義詞 | 反義詞 |
---|---|
防微杜漸 | 聽之任之 |
未雨綢缪 | 養虎遺患 |
曲突徙薪 | 放任自流 |
這一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慎始敬終”的哲學思想,適用于社會治理、企業管理、個人習慣等多個領域。例如,網絡安全中的漏洞修複、健康管理中的早期篩查,均可視為“杜漸防萌”的現代實踐。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應用場景,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現代管理類書籍。
《杜漸防萌》這個詞指的是預防和遏制不良事物的發展和蔓延。它是由四個漢字組成,可以分解為“木”、“水”、“山”、“草”,部首分别是木部、水部、山部和草部。整個詞的筆畫數為15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大傳·夏書·大禹商湯肆》中的記載,其中有“杜漸防萌,诏以封服官屬,舉秩序之大數。”這句話的意思是要阻止不良的動态發展,保持社會的秩序和和諧。
在繁體字中,《杜漸防萌》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由四個字組成,部首和筆畫數也不變。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以《說文解字》為例,可以看到《手書文字小篆字典》中對應“杜”的寫法是“⿱束木”、“漸”的寫法是“⿱水步1”、“防”的寫法是“⿱門山2”、“萌”的寫法是“⿱艹山”。
以下是一個例句使用《杜漸防萌》這個詞:“我們要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杜漸防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
其他與《杜漸防萌》相關的組詞包括“杜絕”、“防止”、“抑制”等。
與《杜漸防萌》相近的詞語有“制止”、“遏制”等。反義詞則可以是“促進”、“扶持”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