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下寒涼,故稱寒井。 南朝 梁簡文帝 《謝敕赉貂坐褥席啟》:“陰炭既重,寒井猶冰。特降殊私,溫華曲被。” 唐 盧綸 《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詩:“露色凝古壇,泉聲落寒井。” 唐 方幹 《題懸溜岩隱者居》詩:“卻用水荷苞緑李,兼将寒井浸甘瓜。”
“寒井”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指井下寒涼的水井,常見于古詩文中的環境描寫。以下是詳細解釋:
“寒井”由“寒”(寒冷)與“井”(水井)組合而成,字面意為井下寒涼。古人認為井水因深藏地下,溫度較低,故以“寒”形容其清冷特性。
在古詩文中,“寒井”常被用來渲染幽寂、清冷的意境:
“寒井”的意象常與自然景物(如古壇、泉聲、甘瓜)結合,形成詩意化的場景,體現古代文人對自然環境的細膩感知。例如“霜潭漬晚菊,寒井落疏桐”中,寒井與秋菊、梧桐共同構成蕭瑟秋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的出處或用法,可參考《全唐詩》等古典文獻。
寒井,是一個具有寒冷、深邃含義的詞彙。
寒井的拆分部首為冫(冰的冫)和井(水井的井),共計8個筆畫。
寒井一詞源自于古代漢字,描述了一口寒冷而深邃的水井。
繁體字“寒井”為「寒井」。
古代漢字寫法中,寒井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這個詞的基本含義和字形并無根本改變。
1. 冬日的早晨,站在寒井邊,全身感受到了冰冷的寒意。
2. 心情低落的她,仿佛走進了一個寒井般的内心深處。
寒井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為以下詞組:
1. 寒井深宵:形容寒冷而深邃的夜晚。
2. 寒井心冷:比喻内心感到寂寞或冷漠。
與寒井意義相近的詞彙包括:寒冷、寒冽、幽深。
與寒井相反的詞彙包括:溫暖、明亮、開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