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馮國璋的意思、馮國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馮國璋的解釋

(1859-1919)直系軍閥首領。直隸河間(今屬河北)人。曾協助袁世凱訓練新建陸軍,與王士珍、段祺瑞并稱“北洋三傑”。辛亥革命時,任北洋軍第一軍總統,鎮壓革命。“二次革命”時,攻下南京,任江蘇都督。袁死後北洋軍閥分化,他為直系首領。1916年當選副總統,次年代理總統。1918年下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馮國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華甫,直隸河間(今河北河間)人,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軍事将領和政治人物。作為北洋軍閥體系的核心成員,其名字在漢語詞典中通常被定義為“北洋軍閥直系首領,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理大總統”。以下從生平、政治地位及曆史影響三方面解析:

一、生平概述

馮國璋早年投身淮軍,後進入天津武備學堂接受近代軍事教育。1896年加入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憑借軍事才能逐步晉升為北洋陸軍要員。辛亥革命期間,他率軍鎮壓武昌起義,成為袁世凱倚重的軍事力量代表。

二、政治軍事地位

  1. 北洋體系地位:作為“北洋三傑”之一(另兩人為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掌控直系軍隊,主導長江流域軍事布局,與皖系、奉系形成鼎立格局。
  2. 最高行政職務: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馮國璋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1917年張勳複辟失敗後依法代理大總統職務,任内主張南北和解,反對段祺瑞武力統一政策。

三、曆史評價與影響

  1. 經濟政策:代理大總統期間推行《整理币制計劃綱要》,試圖統一銀元流通,奠定近代貨币體系基礎。
  2. 文化遺産:其故居“馮國璋故居”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研究北洋軍閥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學術研究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纂的《中華民國史》及《北洋軍閥史話》,相關原始檔案收錄于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

網絡擴展解釋

馮國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是清末民初直系軍閥的核心人物,其詳細解釋如下:

1.身份與地位

馮國璋字華甫(或華符),直隸河間(今河北河間市)人,與王士珍、段祺瑞并稱“北洋三傑”。他是袁世凱訓練新建陸軍的重要助手,後成為直系軍閥首領,對北洋政府時期政局有重要影響。

2.主要經曆

3.曆史評價

馮國璋被視為北洋軍閥分化後直系的代表人物,其執政期間試圖調和南北矛盾,但受限于軍閥割據的局限性,未能實現國家統一。

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誤将馮國璋描述為“明朝文官”(如),與史實嚴重不符,需以權威來源為準。其生平可參考《360百科》和《漢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柏城巴依麃搖别強不瓤朝權潮音成福澄浃傳授出旅瘅暑點寶訛錢繁充佛羅倫薩大教堂擱案耕桑歸人瞽曠谷量海涅捍撥翯翯畫棟桓圭精辟濟世愛民積重難返居然亢極之悔寬隱曆合零敗令準民編摩托車運動平雅暴炙青童擒生人稠物穰忍辱含羞戎統生可擦聲曲逝息書圃疏滞泰山磐石泰社通鄽通莊頹圮退味為非作惡洧淵五水蠻缃帖攜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