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擒生的意思、擒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擒生的解釋

活捉敵人。 唐 戎昱 《從軍行》:“擒生 黑山 北,殺敵黃雲西。” 唐 張仲素 《塞下曲》之三:“功名恥計擒生數,直斬 樓蘭 報國恩。” 清 吳偉業 《雪中遇獵》詩:“少年家住 賀蘭山 ,磧裡擒生夜往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擒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明确軍事色彩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活捉敵方人員作為俘虜”。該詞由“擒”(捕捉)與“生”(活體)兩個語素構成,最早見于唐代軍事文獻,如《舊唐書·範希朝傳》記載:“率師伐鎮,擒生戮愆,屢有功”。在宋代《資治通鑒》中也有“每戰不擒生口,專枭悍帥”的用例。

從語義演變分析,該詞包含三層内涵:其一強調俘獲行為的主動性,《漢語大詞典》定義為“戰鬥中刻意保留敵人生存狀态的擒獲”;其二特指軍事對抗中的戰術動作,《中國古代軍事辭典》将其與“斬首”并列,作為古代戰果統計的兩大指标;其三隱含有獲取情報的延伸功能,明代《武備志》提及“擒生問訊,乃知敵情虛實”。

現代漢語中,該詞主要保留在曆史文獻研究和軍事史專題論述中。近義詞“俘獲”“生擒”雖語義相近,但“擒生”更側重古代戰争語境下的專業表述。當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标注該詞“常見于唐宋兵書及戰事記錄”。

參考資料: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資治通鑒》上海古籍出版社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中國古代軍事辭典》軍事科學出版社

《武備志校注》中華書局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網絡擴展解釋

“擒生”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動詞含義:活捉敵人

這是該詞最常見的用法,指在戰場上捕獲敵方活口,常見于古代軍事語境。其核心意義強調“生擒”而非擊殺,常用于體現作戰策略或将領能力。

二、名詞含義:西夏軍隊編制

特指西夏(1038-1227年)的一支特殊部隊,主要職責為擄掠人口,規模達十萬人。該用法具有特定曆史背景,屬于專有軍事術語。

使用區别

類型 語境 示例
動詞 軍事/文學 “磧裡擒生夜往還”(吳偉業詩)
名詞 西夏史研究 “擒生軍為西夏擄掠部隊”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文學作品中多取動詞用法,曆史文獻則需注意專指西夏軍隊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

柏署薄躬北垂悖妄迸散鳔膠沖鋒陷鋭辍毫栖牍催科風起潮湧風雨不改挂匾龜顧豪商橫災飛禍畫冠滉瀁昈分火氣性镬湯皎亮金椀進香雞頭米酒水钜伯口直心快蘭訊籠馴慢待蠻獠悶打孩滅抑暋作某們判行撇閃曝芹器甲啟路窮神全心全意日塌柔善三影社會人聲息十八層地獄飾亂守阙抱殘手無縛雞之力衰亂聳壑陶化提煉題柱志團臍翫愒潚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