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尚書》。《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脩容乎《禮》園,翺翔乎《書》圃。” 郭璞 注:“《尚書》所以疏通知遠者,故遊涉之。”
(2).猶書林。文章園地。 宋 方勺 《泊宅編》卷一:“生逢垂拱,不識幹戈免田隴。士林書圃終年,庸非天寵。”
“書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角度解析,并結合曆史文獻用例說明:
指代《尚書》
該用法源自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脩容乎《禮》園,翺翔乎《書》圃。”。郭璞注解認為,《尚書》因具有“疏通知遠”的特點,故以“圃”比喻其思想園地,供人研習遨遊。
比喻文章園地或書林
宋代方勺在《泊宅編》中寫道:“士林書圃終年,庸非天寵”,此處“書圃”引申為文人彙聚的學術領域或著述荟萃之地,類似“文苑”“學林”的意象。
多用于古典文學或學術讨論中,例如:
提示:若需查閱完整文獻原文或更多用例,可參考《上林賦》《泊宅編》等典籍。
《書圃》是一個獨特而富有詩意的詞彙,指的是一個圍牆或籬笆所圍起來的、用來栽種和種植書籍的花園。
《書圃》由“言”和“囗”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6。
《書圃》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朝時期的文獻中,意指一個用來栽種書籍的園地。
《書圃》的繁體字為「書圃」。
古時候,書圃的漢字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其寫法可能會有微小的變化。
1. 這座書圃裡種滿了珍貴的古籍和文化遺産。
2. 在書圃中,每棵書籍都像一朵盛開的花朵,吸引着人們前去品讀。
園圃、花圃、碑圃、文圃
書苑、書堂、書院、藏書閣
荒涼、貧瘠、荒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