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極之悔的意思、亢極之悔的詳細解釋
亢極之悔的解釋
亢:至高的;悔:災禍。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
詞語分解
- 亢的解釋 亢 à 高,高傲:高亢。不亢不卑。 極度,非常:亢旱。亢奮。 抗,匹敵:亢禮。亢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卑 筆畫數:; 部首:亠; 筆順編號:
- 悔的解釋 悔 ǐ 懊惱過去做得不對:後悔。懊悔。悔改。悔恨。悔悟。追悔莫及。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亢極之悔”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蘊含着深刻的哲學智慧。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讀音與字面解釋
- 讀音: kàng jí zhī huǐ
- 字面拆解:
- 亢 (kàng): 本義為高、極、過度,引申為高傲、剛強至極。《說文解字》釋“亢”為“人頸也”,後引申指高、極。在《周易》語境中,特指事物發展到頂點、極端的狀态。
- 極 (jí): 頂點、盡頭、最高處。《說文解字》釋“極”為“棟也”,即房屋的正梁,處于最高位置,故引申為頂點、極限。
- 之 (zhī): 助詞,相當于“的”。
- 悔 (huǐ): 懊悔、災禍、過失。在《周易》中,“悔”指較小的困厄或過失,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因不當而産生的輕微不利狀态,相對于“咎”(較大的災禍)程度較輕。
- 字面直譯: 處于極高位置(或事物發展到極端)所帶來的懊悔或災禍。
二、語源與典故
“亢極之悔”的核心思想直接來源于《周易·乾卦》的上九爻辭及其象傳:
- 《周易·乾卦·上九》: “亢龍有悔。”
- 這是乾卦的第六爻(最上一爻),象征龍飛到了極高之處。爻辭直言處于此位置會有“悔”。
- 《周易·乾卦·象傳》: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 象傳對此的解釋是:“龍飛過高而有悔恨,是因為滿盈的狀态不可能長久保持。” 這直接點明了“亢極”導緻“悔”的根本原因——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三、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 特指事物發展到最高點、最旺盛的階段之後,必然會轉向衰落,此時容易因過度、自滿、脫離根基而招緻失敗或災禍,從而産生懊悔之情。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客觀規律。
- 引申義:
- 告誡不可驕傲自滿、剛愎自用: 當人處于高位或取得巨大成功時,容易滋生驕傲情緒,行事過度,脫離實際,最終導緻失敗和悔恨。強調居安思危、謙虛謹慎的重要性。
- 警示做事不可過度、走極端: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把握分寸,留有餘地。追求極緻、不留退路,往往會在達到頂點後迅速走向反面。
- 體現辯證的哲學思想: 是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思想的體現,認為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向其對立面轉化。
四、用法與示例
- 用法: 通常作賓語、主語。用于勸誡、警示或描述因過度、自滿而導緻的不良後果。
- 示例:
- 他位極人臣,卻不知收斂,最終落得個~的下場。
- 古人雲“~”,公司業績雖好,也要警惕市場變化,不可盲目擴張。
- 追求完美固然好,但需謹防~,有時適可而止才是智慧。
五、權威辭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謂居高位而不知謙退,則盛極而衰,不免敗亡之悔。” (釋義精煉地概括了其核心含義:高位 + 不謙退 -> 盛極而衰 -> 敗亡之悔)
-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易·乾》:‘上九,亢龍有悔。’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 (明确指出其經典出處,并分層次解釋了本義和引申義)
六、學術注解參考
- 王弼《周易注》(魏): “亢,窮極之災也… 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王弼的注解深刻闡釋了“亢”是窮極之災,并強調“知進退存亡”的智慧是避免“亢龍有悔”的關鍵。)
- 孔穎達《周易正義》(唐): “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聖人有龍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極,物極則反,故‘有悔’也。” (孔穎達從自然現象和人事兩方面解釋,明确指出“物極則反”是“有悔”的根本原因。)
“亢極之悔”源自《周易》,深刻闡述了事物發展到極端必然轉向衰落的規律,是告誡人們(尤其身處高位或順境者)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懂得進退、避免過度的警世箴言,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深刻的辯證思想和處世智慧。
網絡擴展解釋
“亢極之悔”是一個源自《周易》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指身居高位者若驕傲自滿,可能招緻災禍或失敗後的悔恨。其中“亢”意為至高,“極”指頂點,“悔”則指災禍或懊悔。該詞強調物極必反的哲理,警示人需戒驕戒躁。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自《周易·乾卦》爻辭“上九,亢龍有悔”,象征事物發展到極緻後可能走向衰敗。
- 《晉書·齊王冏傳》中引用此語,勸誡當權者不可忽視“亢極之悔”的兇險。
3.結構與引申
- 亢極:指地位或狀态達到頂峰,暗含“過猶不及”的警示。
- 悔:既指災禍,也包含因錯誤決策産生的懊悔。
- 引申為對倨傲、極端行為的批判,強調謙遜與平衡的重要性。
4.常見誤解
部分解釋(如)将其誤讀為“極度後悔”,實為對“亢”字含義的偏差。正确理解應結合《周易》原意,側重“高位緻禍”而非單純情緒描述。
5.例句與用法
- 古例:“今明公忘亢極之悔,忽窮高之兇。”(《晉書》)
- 今用:多用于勸誡或分析曆史人物失敗原因,如“他的失敗印證了亢極之悔的道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易》原文或權威詞典(如、2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嗷騷榜殺暴舉包芯線不早當晩長火稱壽吃糠咽菜籌集出宿村夫挫角媒人大陸對副黩洩愕眎飛陛廢棄飛鸢副本鶴車呵嗔厚藏虎門條約禍福無門,惟人所召潔望積華金奔巴瓶金蘭之友開曉考次魁剛琨珸枯屍螟蜮民甿敏洽末陋能說會道皮毱貧液青镂管求告擾民如花似錦叡智乳育三年五載深拗詩禅實年食田順産所業天奪同心帶推囚五色筆無生境先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