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非作惡的意思、為非作惡的詳細解釋
為非作惡的解釋
見“ 為非作歹 ”。
詞語分解
- 為的解釋 為 (爲) é 做,行,做事:為人。為時。為難。不為己甚(不做得太過分)。 當做,認做:以為。認為。習以為常。 變成:成為。 是:十兩為一斤。 治理,處理:為政。 被:為天下笑。 表示強調:大為惱火。
- 作惡的解釋 幹壞事;為非作歹那些奸商卻還乘機作惡作惡多端詳細解釋謂以私意憎惡人、罰人。《書·洪範》:“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 孔 傳:“言無有亂為私好惡,動必循先王之道路。” 孔穎達 疏:“
網絡擴展解釋
“為非作惡”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發音與注音
- 拼音:wéi fēi zuò è
- 注音:ㄨㄟˊ ㄈㄟ ㄗㄨㄛˋ ㄜˋ
(來源:、、)
2.釋義
指做種種壞事,與“為非作歹”同義,含貶義。
(來源:、、)
3.出處與例句
- 經典出處:近代劇作家洪深在《青龍潭》第三幕中提到:“駭得他們膽小葸葸地不敢為非作惡。”、
- 其他用例:清代小說《彭公案》第七回也引用此詞,形容惡人擾亂公事。
4.近義詞與結構
- 近義詞:為非作歹、生非作歹、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通常作謂語或定語、。
5.擴展說明
- 感情色彩:貶義,用于描述肆意作惡的行為。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對惡行的批判。
若需更多例句或辨析,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為非作惡》的意思
《為非作惡》是一個成語,意指做違法或不道德的事情。它強調了人們應該堅守法律和道德,不要背離正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為非作惡》的部首是為(為字)和心(惡字),其中“非”是用作偏旁。
拆分的筆畫分别是:為(4畫)+ 非(8畫)+ 作(7畫)+ 惡(10畫)。
來源
《為非作惡》最早出現在《論語·說服》一章中。它是孔子講過的一句話:“君子有三變,朋友、政事、為非作惡。”
繁體
《為非作惡》的繁體字是「爲非作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為非作惡」的寫法有所差異。在古漢字中,「為」字的寫法是「爲」,「惡」字的寫法是「惡」。
例句
1. 他曾經為非作惡,現在深感悔過。
2. 良知告誡他不要為非作惡。
3. 為了個人利益,他不惜為非作惡。
組詞
1. 以惡報惡
2. 謀財害命
3. 喪心病狂
近義詞
1. 做惡
2. 作惡多端
3. 行惡
反義詞
1. 講道德
2. 遵守法律
3. 做善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