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政;軍權。《宋書·孔觊傳》:“予猥承人乏,總司戎統,聳劍東馳,申憤海曲。”
“戎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軍政或軍權,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最早見于《宋書·孔觊傳》:“予猥承人乏,總司戎統,聳劍東馳,申憤海曲。” 此處“戎統”明确指代軍權或軍事指揮權。
部分資料(如)提到“戎統”可引申為“通過武力統一全國”,但這一解釋更偏向字面拆分後的組合義,并非主流定義。主流用法仍聚焦于軍事領域的統治權。
戎統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戎馬統軍,統率武力。
戎統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戈部,右邊是糾部。它的總筆畫數是9劃。
戎統一詞來源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内有記載:“始皇以并戎率師甚衆,決策京邑。遷遂至河陽已上皆縣屬之,號曰‘武庫’,充實之。”這裡的“戎統”即指秦始皇統領戎馬,指揮軍隊。
戎統的繁體字為「戎統」。
在古代,戎統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有些古籍中将「戎」寫作「戈」,将「統」寫作「統」。不過,現代通行的寫法是「戎統」。
1. 他們并肩作戰,戎統天下。 2. 将軍以威武戎統軍隊。 3. 他擁有戎統之姿,能夠統籌全局。
戎胄、統帥、馬步、兵曹
帥旗、武略、兵權
國政、文治、文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