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酆都的意思、酆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酆都的解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有 羅酆山 ,在北方癸地,周廻三萬裡,高二千六百裡,洞天六宮,周一萬裡,高二千六百裡,是為六天鬼神之宮……人死皆至其中。”本謂 羅酆山 洞天六宮為鬼神治事之所,後用以附會 四川省 豐都縣 。 隋 置縣, 明 改“豐”為“酆”。1958年複改為 豐都縣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悼鶴》:“ 酆都 香稻字重思,遙想飛魂去未飢。”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誰着你遍谿山又禍延林木,你如今赴 酆都 ,千年萬載不得人身也。”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酆都陰君》:“ 酆都縣 平都山 為道書七十二福地之一,宜為神仙窟宅,而世乃傳為鬼伯所居,殊不可解。”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八章:“呵,兩個小野鬼當真野到 酆都 地府去了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酆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神秘色彩的地名,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解析:

一、地理位置

酆都現為重慶市豐都縣,位于長江三峽西陵峽北岸。曆史上曾屬四川省管轄,隋朝置縣時稱“酆都”,後于1958年簡化為“豐都”。其地形險峻,山巒環繞,長江穿流而過,形成天然屏障,古代交通閉塞的環境為鬼城傳說提供了地理基礎。

二、字源與讀音

三、文化内涵

  1. 鬼城象征:道教文化中,酆都被視為陰陽交界處,傳說為北陰酆都大帝統轄的冥府,掌管地獄審判與魂魄歸宿。
  2. 曆史演變:先秦時期與巴蜀巫文化結合,後融入道教地獄體系,唐代文學(如陸龜蒙詩作)進一步強化其陰間意象。
  3. 現實關聯:現存豐都鬼城景區以明清建築群為核心,通過“奈何橋”“閻王殿”等景觀具象化傳說。

四、神話與宗教地位

擴展說明

需注意“酆都”在文獻中常與“羅酆山”“幽都”等概念交織,現代旅遊文化對其傳說進行了再創作。欲了解完整曆史沿革,可參考《山海經》《楚辭》及道教典籍《真靈位業圖》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酆都,這個詞指的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鬼門關地獄。現代漢語中,它有地獄的意味。下面是關于酆都的一些基本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酆:酉 + 㐬,共10畫 - 都:阝 + 者 + 口,共11畫 來源: 酆都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道教經典《庚申雜識》中,而據說酆都在《封神演義》等文獻中也有所提及。在傳說中,酆都是一個恐怖的地方,鬼門關守門人酆都使者負責接收和懲罰人間罪人。 繁體字形: 酆都的繁體字形為酆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酆都的漢字都被稱為執燈符,沒有真正的書寫形式。而在傳統的繪畫中,酆都被描繪為一個黑色的地獄,有時也會有一些圖像符號代表着酆都。 例句: - 他做錯了很多事,一定會下地獄受酆都之苦。 - 這個城市的罪犯都會被送往酆都受罰。 組詞: 與酆都相關的詞彙有:鬼門關、地獄、道教等。 近義詞: - 地獄 - 閻羅殿 反義詞: - 天堂 以上就是關于酆都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