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膩蟲的意思、膩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膩蟲的解釋

蚜蟲的通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膩蟲,漢語詞典釋義為蚜蟲的俗稱,是半翅目蚜科昆蟲的統稱。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特征

  1. 生物屬性

    膩蟲指體型微小、多聚集于植物嫩梢的害蟲,體長1-5毫米,呈綠色、黑色或黃色,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明确标注“膩蟲”為蚜蟲的方言稱謂,強調其群集危害特性。

  2. 方言使用範圍

    該詞屬北方方言詞彙,盛行于華北、東北地區。據《漢語方言大詞典》記載,“膩蟲”在河北、山東等地口語中高頻使用,凸顯民衆對其密集孳生習性的直觀認知。

二、危害與生态影響

  1. 直接破壞

    蚜蟲分泌蜜露覆蓋植物表面,阻礙光合作用,導緻葉片卷曲枯萎。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指出,單株作物若附着超百隻膩蟲,一周内減産可達30%以上。

  2. 病毒傳播

    作為植物病毒媒介,膩蟲可傳播馬鈴薯Y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等。農業農村部公報顯示,約55%的植物病毒病由蚜蟲傳播擴散。

三、防治關聯知識

傳統農業常通過瓢蟲、草蛉等天敵進行生物防治。現代植保方案推薦低毒吡蟲啉類藥劑,但需遵循《農藥管理條例》科學施用,避免生态副作用。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官網詞條說明

  2. 許寶華, 宮田一郎. 《漢語方言大詞典》. 中華書局, 1999.
  3.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第三版).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1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配套技術指南, 2020.

    政策文件頁

網絡擴展解釋

“膩蟲”是漢語中對蚜蟲的通俗稱呼,屬于農業害蟲的一種。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膩蟲”是蚜蟲的通稱,屬于半翅目蚜科昆蟲。其名稱源于蚜蟲體表常分泌黏膩的蜜露,且多群集于植物嫩莖、葉片吸食汁液的特征。

2.别名與分類

蚜蟲的别稱包括“蜜蟲”“膩蟲”等,因部分種類與螞蟻共生(螞蟻吸食其蜜露并保護蚜蟲),也被稱作“蟻牛”。生物分類學上,蚜蟲隸屬于半翅目,包含球蚜總科和蚜總科。

3.形态特征

蚜蟲體型微小,通常為綠色或白色,體表半透明,部分種類被蠟粉覆蓋。分為有翅型和無翅型兩種形态,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繁殖與遷移。

4.危害與分布

蚜蟲主要危害豆類、棉花、蔬菜、麥類等農作物,通過刺吸植物汁液導緻植株萎蔫,同時傳播病毒病。它們廣泛分布于北半球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全球已知約4700種,中國記錄約1100種。

5.詞源與用法

“膩蟲”為偏正式合成詞,常見于口語或方言中,例句如“瓜秧生了膩蟲”(作賓語)。在學術或正式語境中多使用“蚜蟲”這一名稱。

如需進一步了解蚜蟲的防治方法或具體種類,可參考農業類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奧阻拔禾爆燈花杯弓市虎辨裝赑屃猜度長家朝裡無人莫做官晨秦暮楚從速撮箕大菽吊古傷今跌家打事都速短衣匹馬多樣性遏樂發癫風蒲耕市工械過五關歡嘯簡隽餞離奸爲賤愚介鮮技工學校雞口驚塵菁華霁嚴開誘恇葸例案連偶靈族立身處世馬質美雨歐風糜損泥中刺偶言普天下氣哺哺且苴起價全士生田衰退嘡嘡跳跶甕牖桑樞問候鄉帥效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