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殘息的意思、殘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殘息的解釋

(1).猶殘喘。《梁書·袁昂傳》:“不圖門衰,禍集一旦,草土殘息,復罹今酷,尋惟慟絶,彌劇彌深。”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等露布》:“刃接兵交,洞胷達臆,自辰踰午,魚爛土崩,沸殘息於層峰,更切守陴之哭;積圓顱于重阜,殆成京觀之封。”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幸習常見慣,頗不為駭。但念殘息如絲,不覺失聲大痛。”參見“ 殘喘 ”。

(2).馀年,殘生。 宋 蘇舜欽 《杜公求退第一表》:“庶使自安,以全殘息。” 金 元好問 《落魄》詩:“中州遂南北,殘息付悠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殘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殘喘(微弱的氣息)
    指生命垂危時僅存的氣息,常用于形容勉強維持生命的狀态。例如:

    • 《梁書·袁昂傳》提到“草土殘息,復罹今酷”,描述人在極度困境中僅存的氣息。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蓮香》中“殘息如絲”也以此比喻生命瀕危。
  2. 殘生(剩餘的壽命或餘生)
    指人生中剩餘的歲月,多帶有悲涼或自謙的意味。例如:

    • 宋代蘇舜欽在奏表中用“以全殘息”表達保全餘生的願望。
    • 金代元好問詩句“殘息付悠悠”則暗含對漂泊餘生的感慨。

二、相關用法

“殘息”既可指生理上的微弱氣息,也可引申為對餘生的慨歎,常見于古籍與文學作品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殘息是一個表示殘留或未消失的意思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殳和心,其中殳表示兵器,心表示内心或感情。根據《康熙字典》,殘息的筆畫數為13畫。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普遍,并在現代漢字中被廣泛使用。 關于繁體字,在繁體字中,殘息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改變。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笑容帶着殘息的憂傷。 一些由殘息組成的詞語有殘留、殘缺和殘忍。這些詞語都與殘息相關,表示事物未完整消失、不完整或有矛盾。 在意義上與殘息相關的近義詞可能有殘留和遺留,它們都表示事物未完全消失或留下的痕迹。與殘息相反的詞語可能是完整或完全,它們表示事物沒有任何遺留或矛盾。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