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 islet in a stream] 水中小洲
水中小洲。《楚辭·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遺兮遠者。” 唐 李商隱 《安定城樓》詩:“迢遞高城百尺樓,緑楊枝外盡汀洲。” 宋 舒亶 《散天花》詞:“西風偏解送離愁,聲聲南去雁,下汀洲。” 明 高啟 《雨篷》詩:“ 楚 雨滿汀洲,瀟瀟灑客舟。”
“汀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īng zhōu,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自然地理概念
指水中由砂土堆積形成的小塊平地或小洲,常見于江河湖泊中。例如:李商隱《安定城樓》中“綠楊枝外盡汀洲”,即描繪了水畔的自然景象。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用來烘托甯靜、孤寂或略帶憂傷的氛圍。如劉長卿《餞别王十一南遊》中“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以“汀洲”寄托離愁。
地名區分
需注意與“汀州”的區分:
特殊用法
個别文獻(如查字典)提到“汀洲”可比喻“處于危險或困境”,但此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汀洲”以自然景觀為核心含義,兼具文學意象的延展性。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判斷其具體指向,并注意與地名詞“汀州”的區分。
《汀洲》是一個地名,主要指中國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地區的一個島嶼。
《汀洲》的拆分部首為水字旁和阝字旁,其中水字旁是左邊的部首。它的筆畫數為9畫。
《汀洲》的來源并沒有确切的記載,但可以推測其與該地的地理特征有關。汀洲島上地勢平坦,周圍環水,因此得名汀洲。
《汀洲》的繁體為「汀洲」,與簡體相同。
《汀洲》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常見的寫法是「汀洲」。古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隨着時代演變而有所變化。
1. 汀洲的自然風光美不勝收。
2. 我們計劃下個月去汀洲旅遊。
3. 汀洲是一個著名的風景區。
汀洲并不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因此沒有與之相關的具體組詞。
由于《汀洲》是一個地名,因此沒有與之對應的近義詞。
由于《汀洲》是一個地名,因此沒有與之對應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