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盡其目力。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一:“是以輪匠肆目,不乏 奚仲 之妙;瞽史清耳,而無 伶倫 之察。”
(2).謂縱目遠看。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肆目眇不及,緬然若雙潛。”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肆目平隰,則遼廓而無覩;極聽脩原,則淹寂而無聞。”
“肆目”是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盡其目力
指集中注意力,用盡目力仔細觀看。
例如晉代陸機《演連珠》中的“輪匠肆目,不乏奚仲之妙”,比喻工匠專注觀察才能達到精妙境界。
縱目遠看
指放開視野,向遠處眺望。
如陸機《赴洛》詩“肆目眇不及,緬然若雙潛”,形容極目遠望卻看不到邊際的蒼茫感。
多用于古文語境,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常見于描述專注觀察或遼闊視野的文學場景中,如山水詩、哲理文等。需注意該詞屬于書面雅語,日常交流中可用“極目遠眺”“凝神細看”等替代。
肆目,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筆畫數為14。它的常見含義有兩個: 一是指人的眼睛失去了理智和冷靜,變得狂亂不安的狀态。 二是指人做事不擇手段,毫無顧忌的行為。
肆目的來源比較複雜,起初的字形有很多變體。它是由“自”和“目”組成,************的眼睛,可以隨意注視周圍的事物。在古代偏旁字典中,它還有一個很常見的變體部首是“四”,代表次數、程度的意思。
在繁體中,“肆”字保留了原始的字形,隻是書寫時稍微有些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古代的“肆”字在右邊有一個額外的橫畫,類似于一個短彎曲的橫折線。而現代字形中這個彎曲的橫畫被省略了。
1. 他在面對失敗時完全肆目了,不顧一切地尋求報複。 2. 那個人眼中閃爍着肆目的瘋狂光芒,讓人不寒而栗。
肆意、肆虐、肆無忌憚、肆無忍耐
狂目、狂瞪、發狂、瘋狂
冷靜、理智、克制、謹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