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驿站的役卒。 宋 王栐 《燕翼诒謀錄》卷一:“前代郵置,皆役民為之,自兵農既分,軍制大異於古,而郵亭役民如故。 太祖 即位之始,即革此弊……其後特置遞卒,優其廪給,遂為定制。”
“遞卒”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指古代驿站中承擔文書傳遞、物資轉運等事務的役卒。以下是詳細解釋:
遞卒(拼音:dì zú)指驿站的役卒,即古代官方驿站中負責傳遞公文、轉運物資的專職人員。該詞最早見于宋代王栐的《燕翼诒謀錄》卷一,其職責包括:
部分資料将“遞卒”解釋為成語,表示“逐一傳遞、接替完成”(如《孟子》引申義),但此用法較少見,主流含義仍以驿站役卒為主。
提示:如需了解古代驿站制度細節,可參考《燕翼诒謀錄》等史料原文。
遞卒(dì z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拆分部首是辶和卒,筆畫總數為11畫。
遞卒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通常用于形容人們在遞交或交接工作時所展現出的緊張态勢。其中,“遞”表示傳遞、交接的意思,“卒”則代表工作、崗位或人員。因此,遞卒可以理解為在工作交接過程中的緊張情況。
遞卒在繁體字中寫作遞卒。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遞卒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形态和意義基本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個例句:工作交接時,雙方處于遞卒的狀态。
遞卒的相關詞彙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