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法曲獻仙音的意思、法曲獻仙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法曲獻仙音的解釋

詞牌名。本為 唐 代法曲。 宋 柳永 、 姜夔 、 周邦彥 等有《法曲獻仙音》詞。雙調,自八十七字至九十二字不等,共有六體。參閱《詞譜》卷二二。此調異名有 宋 周密 《獻仙音》及 姜夔 《越女鏡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法曲獻仙音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主要包含兩層緊密相關的含義:

  1. 唐代宮廷法曲名:

    • 釋義: “法曲”指唐代宮廷燕樂中風格清雅、部分源于宗教或西域音樂的一類樂曲,區别于風格熱烈的“胡部新聲”。“獻仙音”是其中一首著名法曲的名稱。它通常用于宮廷典禮、宴飨等莊重場合,以器樂演奏為主,風格典雅飄逸,意境超凡脫俗,有“仙樂”之感。
    • 來源與背景: 唐代是法曲發展的鼎盛時期,唐玄宗李隆基曾于長安設立“梨園”,親自教授法曲。《霓裳羽衣曲》是最著名的法曲之一,而“獻仙音”亦屬此類。其音樂特點融合了中原清商樂、西域音樂及可能的道教音樂元素,追求清麗、空靈的藝術效果。
  2. 南宋詞牌名:

    • 釋義: 南宋著名詞人、音樂家姜夔(號白石道人)依據唐代法曲《獻仙音》的曲調,創制了同名的詞牌。他将古曲的旋律重新整理、填詞,使之成為一種新的詞體格式。
    • 詞體特征: 姜夔的《法曲獻仙音》詞牌有其特定的格律要求(雙調,九十二字,上片八句四仄韻,下片九句五仄韻)。其内容多抒發個人情懷、感時傷逝或描寫清幽之境,風格清空騷雅,與其音樂淵源一脈相承,體現了文人詞追求高雅的藝術趣味。
    • 代表作品: 姜夔本人創作有《法曲獻仙音·虛閣籠寒》等詞作,成為這一詞牌的典範。此詞牌後為其他詞人所沿用。
    • 價值: 姜夔的《法曲獻仙音》詞牌及其作品,不僅是他個人“自度曲”(自創曲調)的代表作之一,更是研究唐宋音樂流變、詞樂關系以及南宋文人詞風的珍貴實例。其旁綴的工尺譜(見于《白石道人歌曲》)是現存極少數能反映宋詞歌唱原貌的音樂史料之一。

“法曲獻仙音”一詞,既指唐代宮廷中一種風格清雅脫俗的特定法曲樂曲,也指南宋姜夔依據此樂曲創制的、具有特定格律和藝術風格的詞牌名。它連接了唐代宮廷音樂與宋代文人詞創作,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文學史(詞學)的重要文化符號。

主要參考來源:

  1. 《中國音樂詞典》及相關音樂史研究: 對唐代法曲的定義、特點及《獻仙音》曲名的記載與分析。(例如: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撰的相關條目)
  2. 《詞學大辭典》、《唐宋詞格律》等詞學工具書及研究著作: 對“法曲獻仙音”作為詞牌名的起源(姜夔自度曲)、格律規範、代表作品及文學價值的闡述。(例如:馬興榮等主編《詞學大辭典》,龍榆生《唐宋詞格律》)
  3. 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及研究: 原始文獻來源,包含《法曲獻仙音》詞作及旁譜,是理解該詞牌音樂與文學雙重屬性的核心依據。(可靠來源如:古籍影印本或權威校注本,例如:書格 - 白石道人歌曲中國基本古籍庫 等專業數據庫收錄的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

“法曲獻仙音”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作為詞牌名(主要用法)

  1. 起源與性質
    本為唐代法曲(宮廷雅樂的一種),後演變為宋詞詞牌。宋代柳永、姜夔、周邦彥等詞人均以此調創作,内容多詠物抒懷,如王沂孫的《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借詠梅寄托故國之思。

  2. 詞體結構
    屬雙調詞牌,字數在87至92字之間,共有六種變體。别名包括《獻仙音》《越女鏡心》等。


二、作為成語(引申含義)

形容音樂優美如仙樂,動人心弦。


補充說明

若需具體詞作分析或更多詞例,可參考《詞譜》或宋詞選集。

别人正在浏覽...

坌塺裱褙并載馳波愁黯黯打點躭帶單獨倒投挏酒焚骸祓濯改都剛柔更嬗枸檵诟侮嗐頭闳重諱莫如深加侖诘質矜寵金隄景佩決腹儁識看風行船科斧課役亮采麟髓露天開采蒙塾木丹盤舞飄飐遷譌喬柯七寶樓台栖竄且住為佳榮踐榕迳軟癱上竅世伯世家侍宴死當薮中荊曲燧皇隨龍添倅鲦鰤庭帏土木衛顧碨磊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