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牌名。本為 唐 代法曲。 宋 柳永 、 姜夔 、 周邦彥 等有《法曲獻仙音》詞。雙調,自八十七字至九十二字不等,共有六體。參閱《詞譜》卷二二。此調異名有 宋 周密 《獻仙音》及 姜夔 《越女鏡心》。
“法曲獻仙音”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起源與性質
本為唐代法曲(宮廷雅樂的一種),後演變為宋詞詞牌。宋代柳永、姜夔、周邦彥等詞人均以此調創作,内容多詠物抒懷,如王沂孫的《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借詠梅寄托故國之思。
詞體結構
屬雙調詞牌,字數在87至92字之間,共有六種變體。别名包括《獻仙音》《越女鏡心》等。
形容音樂優美如仙樂,動人心弦。
若需具體詞作分析或更多詞例,可參考《詞譜》或宋詞選集。
《法曲獻仙音》是一個成語,意指高超的樂曲或音樂表演,給人以超凡脫俗的感受。
《法曲獻仙音》由3個漢字組成:
《法曲獻仙音》最早出自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在小說中,賈母賞賜給賈寶玉一盒裝有一架玉磬的樂器,上面刻有“法曲獻仙音”四字。
《法曲獻仙音》是《法曲獻仙音》的繁體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漢字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法曲獻仙音》這個詞的字形與現代相似,沒有較大的變化。
1. 這場音樂會的《法曲獻仙音》讓觀衆陶醉其中。
2. 他以《法曲獻仙音》在樂壇聲名鵲起。
1. 法樂
2. 曲調
3. 獻藝
4. 仙韻
1. 仙樂
2. 天籁
3. 絕音
1. 粗魯音
2. 低雅曲
3. 俗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