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ristocratic family]∶舊指門第高貴、世代為官的人家
仲子,齊之世家也。——《孟子·滕文公》
出身世家
(2) [biography of the dukes or princes under emperor]∶《史記》中諸侯的傳記。如:《晉世家》《陳涉世家》《留侯世家》
(1).世祿之家。後泛指世代貴顯的家族或大家。《孟子·滕文公下》:“ 仲子 , 齊 之世家也。”《漢書·食貨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 顔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世家,謂世世有祿秩家也。” 宋 梅堯臣 《川上田家》詩:“醉歌秋草間,頗與世家寡。” 丁玲 《團聚》:“他又替她選好了一個名門世家。”
(2).《史記》中用以記載侯王家世的一種傳記。“世家”之體古已有之, 司馬遷 撰《史記》時以之記王侯諸國之事,著《世家》三十篇; 歐陽修 撰《新五代史》亦著《列國世家》十篇。因王侯開國,子孫世代承襲,故稱世家。參閱 唐 劉知幾 《史通·世家》、 清 趙翼 《廿二史劄記》卷一。
(3).家世;世系。《新五代史·唐臣傳·袁建豐》:“ 袁建豐 ,不知其世家也。”《新五代史·雜傳·白再榮》:“ 白再榮 ,不知其世家何人也。少為軍卒。”
(4).指以某種專業世代相承的家族。《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忏悔》:“令嶽翁詩禮世家,令閫必閑内則,以情告之,想無難色。”《老殘遊記》第三回:“先生本是科第世家,為甚不在功名上講求,卻操此冷業?”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嫁到我們這讀書的世家,我們家裡什麼都不講究,就講究這點臭規矩!” 陸文夫 《小販世家》:“小販而稱世家,有點不倫不類。”
(5).猶言世交。《紅樓夢》第四八回:“況且那 張德輝 又是個有年紀的,咱們和他是世家,我同他,怎麼得有錯。”
(6).世居。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先生世家何郡?”
“世家”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
指門第顯赫、世代為官的家族。這類家族通常長期壟斷政治或經濟資源,如西周至漢初的諸侯王族。例如《孟子·滕文公》提到“仲子,齊之世家也”,即強調其家族世代顯赫的地位。
特指史書中的一種傳記體例,主要用于記載諸侯或特殊人物的世系與事迹:
▶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世家的曆史案例或不同史書中的體例差異,可參考《史記》原文或權威史學論著(如《廿二史劄記》)。
世家是指在世代中承襲有聲望、權勢或財富的家族。它代表了一個家族的曆史、傳承和影響力。
世家的拆分部首是一丶丨,筆畫數為五畫。
世家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尚書·周書·周官·大宗伯》:“世家飨于上帝,大宗飨于祖,宗飨于父,告飨于族。”這裡的“世家”指的是家族的後裔。
世家的繁體字為「世家」。
在古代寫法中,世家有時被寫為「世居」或「世僮」等形式。
1. 這個世家世代守護着這片土地。
2. 幾百年來,這個世家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3. 那個世家因為内讧而家族衰落。
1. 世襲:代代相傳,世代承襲。
2. 大家:有聲望或權勢的家族或個人。
3. 名家:在某一領域享有聲望的家族或個人。
世族、豪門、王族、望族
平民、庶族、貧民、平民百姓
【别人正在浏覽】